儿童高价书为何这么贵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980元一套为啥这么贵?打蛇为何打三寸?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还记得陪伴我们长大的《十万个为什么》吗?
儿童科普知识读物为何这么贵?一部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一套980元你会买吗?在爱贝小编的印象中,在过去工薪阶层为孩子买一套科普知识书并没有感到特别困难。如今,这部陪着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巨著售价比原来翻了近10倍。图书是为了启迪孩子智慧的,可这些高价图书在启迪儿童智慧的同时,也在考验家长的钱袋。9月份刚刚开始发售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近千元的“身价”令不少家长望而却步。
图书分为数学、物理等18个分册,全书4500多个“为什么”,都是从孩子的提问中得来,如“为什么有人在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为什么要用瘦肉精来喂猪”、“女孩为什么比男孩温柔”、“为什么我有时候会很伤感”……
说起《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很多国人都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作为国内最为著名的儿童科普读物,它几乎是国内所有中小学阅览室、图书馆内的必备书目,成为一代代人求学成长道路上的“中国好伙伴”。随着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很多家长和小读者都对其充满了期待。现在也许要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再加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本书要卖这么贵?
站在出版者的角度,可以解释说这套丛书内容丰富,印刷精美,装帧高档,所以价格昂贵。可是再精美的印刷,再高档的装帧,最终还是要为内容服务的,读者购买的是这本书里面的科普知识,而不是书籍本身的包装设计,“买椟还珠”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类似的问题,并不仅仅只在最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上才有,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少儿图书,都有“贵而不惠”的特点或者说缺陷。而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家长应该坚持理性消费,改变以貌取“书”的心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图书的时候,“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总觉的价格贵的少儿图书印刷、装帧好,孩子读起来效果也更好。而家长这种非理性的购书心理,客观上就刺激了出版社的非理性出版,那就是尽量把少儿图书的包装做得更高档,更奢华,更精美,结果就是少儿图书的日益“贵族化”,也日益远离普通家庭的小读者们。
其次,出版社应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不能一切都向钱看。出版社也要生存发展,要追求市场利润,这个大家能够理解。但是出版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完全不顾社会责任感,不顾社会效益。比如在出版一些定价昂贵的高档少儿图书的时候,能否也同时出版一些物美价廉的简装本,平装本图书呢?这样一来可以有助于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的家庭能够给孩子买得起图书,体现出版社的社会责任,二来也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差异化市场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
最后,政府在给孩子们提供阅读资源和条件方面,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独立建制少儿图书馆仅91家。而截至2008年,俄罗斯有4500家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在日本,提供少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总数达到2162家。如果我们也能多些少儿图书馆,多些少儿图书,家长也就不用在近千元一套的天价《十万个为什么》面前纠结不已了。这应该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网友意见:
@于康Bxxx:怎么才4500个为什么,这书不是应该有十万个为什么吗?
@彭商强与证券物理学:4500个问题为什么980元,平均一个问题超过2毛钱,确实有点贵了。
@黄旭妈妈:现在的书太贵了,每年公司100元书报卡只够儿子买两本作文书。
@雷泫生:还不如买个上网本,用百度都解决了。
@柳林子:这就是穷什么也不能穷孩子的正解,家长们还是自己多学点知识教给孩子吧,看书太贵。
@水利人杨新轩:十万个为什么第一问:为什么这么贵?
@潮VS蒲公英:这个为什么可以加进书里去。我的答案是:我从来就喜欢盗版的原因就在于,做正版的人压根就没打算让我们去买!
@小杰旮旯:也没有十万个问题啊,十万个是不是会更贵?
@小金1952: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成千上万元的补习费用也舍得花,这样的科普知识的书应该不会不买的。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