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升学竞赛结束后家长和孩子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去的就顺其自然,积极准备接下来能改变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能进入好学校,家长和孩子挤破头皮。报名参加各种竞赛,家长们的态度是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参加了就有机会,就有希望。那么在这些大比拼结束之后家长们以及孩子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大家在论坛积极讨论,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1、积极话题:探究考试,研究题目,发现咱孩子在知识层面的不足;同时预估孩子分数,与最终分数做对比
2、其实不必深入探讨的话题:讨论一等奖分数线、讨论孩子做对几道题、讨论提高题是否计入总分等
建议不必停留于此,尽快开始后续行动:
1、预估孩子分数,做到心里有数,万一判错卷子,还能争取争取。
2、收集和罗列接下来的各种杯赛,积极参加,合理安排。考的好的孩子,再多几个证明;没考好的孩子,更要争取各种机会
3、考一等奖的孩子,基本重负已释。可以以一个轻松的心态去参加其他杯赛,同时准备做简历,给牛校们展示精彩的自己。寒假可以放松放松,明年春季开始学习初中知识,早点起步。别忘了准备准备有可能的面试。
4、本次考试发挥失常的孩子们,别绝望,南外今年的小升初就没特别注重大比拼的成绩。振作精神,继续准备其他选拔。也许这次的失常能督促孩子们后面更认真的准备,取得好成绩,最终升名校。
5、家长们从现在开始要保持高度敏感。如果孩子考的不错,随时关注目标校动态。最好能和有同样目标校的家长们保持沟通,孤木不成林。
6、更现实的,如果孩子考的一般,家长们有能力和条件的,该活动的就要开始了
总结: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去的就顺其自然,积极准备接下来能改变的事情。
2、这次没考好,家长咱们要淡定,不要在这个时候责怪孩子,孩子内心不比咱们好受。多鼓励,和孩子一起度过这熬人的阶段。最终能收获的不只是经历,还有孩子们对我们的信赖,这是一辈子的。
3、六年的辛苦,就在最后几个月有定论。不放松,不遗憾。
爱贝小编推荐:
关于2016年第21届南京华杯赛信息总结
南京小升初简历中的竞赛:南京数学类杯赛解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