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幼升小家长怎么衡量学校,家长一定不要盲目追求自己的孩子上学校里最好、进度最快的班,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量力而行,与其在最好的班成绩老排在末尾,不如在另一个班排在前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南京幼升小的时候了,大部分的家长现在应该都在心中做打算,想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希望孩子能够再小学阶段就能先人一步,打好自己的基础。所以,不少家长都会在这个时间去跑很多学校进行对比。但是家长在择校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并且在这所好学校里上一个好的班级,如上“试验班”、重点班或A班什么的。那么,什么是好学校呢?人们会说市重点、区重点都是好学校,当然这没有错误。但好学校什么地方好呢?
我认为,好学校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相对地有较多的好的老师,二是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气氛和正派的风气。
远远的经历告诉我,老师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孩子对任课老师的喜欢与否,直接影响孩子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除任课专业水平外,我觉得,最起码要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要有好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孩子该表扬的充分表扬,该批评的严厉批评,但决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人格尊严。
某小学第一届超常儿童试验班时,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自然是较高的了,但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些不妥,有些说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不愿上该老师的课,一些家长甚至将问题反映到了教委,最后学校更换了老师,换成当时的副校长。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中学的化学课往往同学们不一定有兴趣。如果老师外表潇洒,多才多艺,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拉手风琴,孩子们都喜欢他,结果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喜欢上化学课,远远回家还自己准备了许多小瓶子、小罐子,里面装着铜、铅、铝、盐、醋、碱、小苏打等等,乐此不疲,那么南京幼升小考试化学课的学习成绩当然就不在话下了。
如果孩子喜欢这个老师,孩子对这门课就有兴趣,就会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最后学习成绩必然就好。所谓好学校,其实就是其“好”老师的比例较高,孩子有一个“好”老师的可能性较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好学校中的所有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方式方法都好。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上一个较好的学校。
家长还往往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校里的特殊班,如试验班、重点班或A班等。其实,有时这不一定是好事情。举一个例子,远远在八中少儿班有一个同学,从一入学起,学习成绩总是倒数第一第二的,家长常常被老师留下单独谈话,弄得家长很不习惯,“我们孩子在小学时学习成绩是拔尖的,考试都是免试的,怎么现在成这样了?!”结果,该学生中途被分流到八中普通班了。其实我认为这孩子不一定不聪明,也可能是不适应这样的学习进度或学习方法,但学习成绩老是位于全班的最后面,就有可能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在南京幼升小期间家长一定不要盲目追求自己的孩子上学校里最好、进度最快的班,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量力而行,与其在最好的班成绩老排在末尾,不如在另一个班排在前列。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总有高有低,总不可能成绩都一样,总是有人排在最后;家长到底怎么处理、怎么拿捏分寸,就要看各位家长的智慧和选择了。
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源,首先在于我们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由以往的“有学上”到今天的“上好学”这样一个新阶段,其次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不但“幼升小”择校难,小升初与初升高一样难。
作为家长,不要认为重点学校提供的教育就一定是优质的。学校教育应该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优先于“学会学习”。其次是注重伦理教育,德行与孝道是根本。前不久留日学生汪某在连刺母亲九刀的事件想必大家会记忆犹新。再次,校内和谐的师生与同学关系对人的成长帮助极大。因此,一所学校的校风十分重要。这些都是最根本的择校标准
教学模式的优劣突出表现在,课堂上是老师包办还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要求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作、敢当”,单纯靠老师讲、学生死记硬背得到的成绩,名次再高、分数再好也没有多大价值。总之,在南京幼升小择校之前,家长不要过于跟风,一定要有正确的评判标准。
政府有责任均衡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最好的办法是政府放手发展与壮大民办教育,不要将优质教育的希望吊死在公办学校一棵树上。我相信民办学校在人事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与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