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家长课堂: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时间:2014-01-22 17:0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爸爸妈妈们慢慢也会发现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得学会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那么到底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呢?今天爱贝小编就来全方位解读儿童的人际关系及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常常会遇到一些人际困扰,他们很想赢得友谊,很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但是真正生活中,却发现不知道如何去赢得友谊,而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很多班干部选举都是通过投票决定的,所以人际关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为严重,不懂得与其他人进行分享和合作,所以进入小学后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就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当然,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
 
【家长应该怎么做】
正因为孩子们有那么多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所以才需要我们家长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们在交往及遇到的小矛盾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爱贝小编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己要使用人际技巧。
比如说,宽容,关心,帮助,分享,真诚,诚实等等受欢迎的人际特质,家长自己要努力的做到,父母永远是孩子的老师,如果父母在交往中能够向孩子展现这些受欢迎的人际特质,孩子一定可以做到。当然,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这些人际特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提醒和强化,比如说,当你的孩子把自己好吃的送给别人吃,你要马上表扬:“你现在正在分享,妈妈很高兴你愿意分享。”
 
同时,家长要具有同理心。
希望家长明白,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孩子们的心态和我们当时的心态并不一样,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孩子独特的感受,比如说孩子在学校里面被人欺负了,我们要理解孩子在特定的年龄是非常在乎老师的看法的,理解孩子被老师批评时的难受和沮丧,而不是直接否定和批评孩子:“为什么老师没批评别人,只是批评你了?!”这种话只是火上浇油,让孩子更加难受。
 
儿童人际关系处理
 
【宽容和原谅让孩子的人际交往更顺畅】
此外,电影作为一种手段是孩子们思考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同时,我们也要适当的给交给孩子在人际中学会宽容和原谅。那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下面有6个比较好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
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