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卢湾第一中心小学
时间:2011-06-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3596次

原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建立于1932年,至今已有75年历史。学校前身为华童公学,后改名萨坡赛小学。解放后,名嵩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5年,被列为市重点小学,曾试行5年一贯制。1956年改名至今。

学校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城区。紧邻淮海路新天地的淡水路上。学校依托浓厚的区域传统文化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在吸收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近年来,作为“二期”课改基地学校,我校在新课程精神的引领下,进行课程、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学校以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构建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框架,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具有时代特征、学校发展特点的办学特色,构筑了教书育人、活动育人、交际育人的新格局;营造了文明、整洁、礼仪的校园文化,积极、合作、竞争的学校氛围。学校有一个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有一个出类拔萃、多才多艺的学生群体。现有42个班级,近140名教职员工,1300多名学生。

 

学校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射箭重点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验基地。

现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吴蓉瑾,为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曾经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卢湾区十佳青年、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她不仅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得众多奖项,而且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有不少创新举措。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日本NHK等中外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青年报》、《少年报》、《青少年科技报》、《上海教育》、《上海教育报》等报刊杂志曾先后报道过我校的各项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办公地址:淡水路416号           

联系电话:63280645                        

邮政编码:200025                 

电子邮箱:yzx@lwedu.sh.cn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
  • 匿名: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是卢湾区最热门的公立学校,全新的校园刚建设完毕,硬件设施非常不错,教室宽敞,操场更是卢湾区各小学中最大的。学校实行“愉快教育”,经常举办各种多彩多样的活动,学生课程压力较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家长们对一中心的各个方面都比较认可,这里的学生学习注重的是“愉快”,学校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举行的活动较多。学生课业压力小,特别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90%的作业课堂上可以完成。

  • 匿名:从以前到现在,这个学校一直是大家很喜欢的,以前小时侯有门路的家长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去,现在,很多家长愿意花钱让自己的孩子进去,每天放学前门口早早的就已经堆满了接学生放学的车辆。

  • 匿名:卢湾区最好的小学了 以前进这个小学的话 考取向明中心的概率比较大 不过进去的话 要你家里有门路哦
    我小时候我父母从来不关心这个的 我就随便进了个弄堂小学。。结果5年级毕业的时候 整个小学只有1个学生靠近向明中学  哎你看看这个比例 确实和师资有关系的
    不过我家邻居的小孩就是托关系进了一中心念书 后来进了永明中学 再后来中考没考好进了卢湾中学 不过最好大学考的还是很差的
    说明什么呢 如果有好的硬件条件还不够 主要是要靠自己
    不过这个小学据说是蛮好的

  • 匿名:学校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所以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是相当的重要的。这所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相当的齐全。师资力量是相当的雄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活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是这些行业的精英分子。选择这所学校就等于为孩子选择了美好未来。

  • 匿名:卢湾区来说也是很好的小学了吧~
    硬件条件不错的,学校拥有图书馆、电脑专用教室、语音专用教室等一系列专用设施,设备都很新,总体来说还算蛮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