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真的有必要吗?
时间:2019-07-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63次
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代的胎教,主要是讲孕期妈妈的行为、饮食、情绪、以及避免外界不良刺激,那现代的胎教研究是怎样的呢?
 
难道宝宝在胎儿时期,就已经有记忆了吗?孕0-1个月:受精卵重复分裂的旺盛期,大脑原形大致形成;孕2-3个月:胎儿的大脑、延髓等器官逐渐分明,脑分化也开始进行;孕4-5个月:胎儿的脑部发育快速时期,脑部形成,但是脑的表面仍未形成褶皱;孕6-7个月:胎儿脑细胞开始分化,脑的表面也开始形成褶皱,逐步的接近成人的脑构造;孕8-9个月:胎儿的脑部基本发育完成,褶皱也基本形成,脑细胞与成人基本相同。
 
大脑的发育,给宝宝的记忆奠定了最扎实的基础。但是其实不止是大脑,在孕期内,胎儿的各个感官能力,都在不断的发育着。正是因为感官的多维度发育,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记忆。因此,给宝宝做好胎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怎样给宝宝做胎教才是最好的呢?
 
 
 一、胎教是每个准妈妈都绕不过的话题
 
据调查显示,90%的准妈妈都想打算在孕期做胎教。
 
网上关于胎教的重要性和各种好处,简直吹上了天。
 
也正因为看到了,胎教的众多的“好处”,让准妈妈们都希望通过做胎教,可以让宝宝生下来就get高情商,高智商,赢在起跑线上。
 
胎教
 
而事实上,就算没做胎教,上述的各种“好处”,对于一个正常生长的孩子,只要后天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能做到。
 
市面上各种胎教指南,胎教大法层出不穷,有的准妈妈们甚至不惜花重金上胎教课。
 
大家都关注怎么做胎教,却少有人去深究胎教影响胎儿发育的原理。
 
追根溯源,胎教的作用,可能会让很多新手爸妈大失所望。
 
胎教,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神通广大,“包治百病”。
 
 
 
二、胎教到底有没有用?
 
在美国儿科学会AAP所编写育儿百科一书中,关于胎教,半个字都没有提到。而在其他欧洲相关机构,对于胎教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
 
胎教,从世界范围内看,从来都不是主流。
 
而胎教这一概念,其实就起源于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经被提出。 
 
胎教
 
如今,准妈妈们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通过调控自我身心健康,适当刺激在子宫内的胎儿,从而达到促进胎儿健康发育的目的。
 
不少的新手爸妈们,在孕期就摩拳擦掌,制定好一系列胎教计划,把胎教作为培养小天才的第一步。
 
市面上常见的胎教手段主要有,音乐胎教、抚摸胎教、光照胎教、美学胎教等等。
 
1 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是最被大众所熟悉的一种胎教方式。
 
因为这种胎教方式容易操作,只需要打开手机音乐软件,马上就可以搜索到一堆胎教歌单。
 
音乐胎教原理是,音乐可以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通过传入神经,加速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不断增加胎儿的脑容量,提高胎儿的后天智力。
 
然而,这种说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科学研究可以直接证明,这些外部刺激可以促进胎儿神经细胞发育,提高胎儿智力。
 
而被称为奉为胎教音乐必听曲目的莫扎特交响曲,也受到了质疑。
 
美国著名神经学家约翰·梅迪纳曾在2014年指出:
 
尚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莫扎特音乐对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有任何作用;甚至找不到任何相关的有效的随机试验表明,说明莫扎特音乐对婴幼儿的智力提高有作用。
 
胎教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音乐胎教对提高胎儿智力,可以说是几乎没用。
 
音乐胎教的直接作用人其实是孕妈妈,柔和优美的旋律可以有效缓解孕期焦虑,帮助孕妈妈们保持良好的心情。
 
与此同时,过度的音乐胎教反而有害。
 
比如,将耳机直接放在肚子上,大声放音乐给孩子听;或者为了激发孩子潜能,每天一直持续放胎教音乐。
 
科学研究表明:
 
胎儿在20周左右,听力已经发育完毕。对于胎儿来说, 声音传播到子宫,在100~2000赫兹的范围内的声音,基本上不失真。
 
而如果周围环境声如果超过80分贝(繁忙的马路上的音量一般是70-85分贝)的声音,已经被证明会损害胎儿的听力神经。
 
如果把耳机贴着肚皮,大声地给孩子放,则很有可能导致胎儿听力神经受损。
 
2 拍打胎教
 
拍打胎教,也是众多孕妈妈所热爱的一种胎教方式。
 
拍打胎教时,让孕妈妈们双手握拳,轻轻叩击腹部,持续3-5分钟有规律地拍动,刺激孩子胎动,以达到加深妈妈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目的,帮孩子在子宫内做运动。
 
看似科学,但是拍打胎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在22周前后,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已具备,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而婴儿在子宫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这样没事瞎拍,容易打断胎儿的睡眠周期,反而影响胎儿身体发育。
 
 3 光照胎教
 
网上盛传的光照胎教,叫准妈妈在孩子24周时,每天定时用手电筒照射腹部反复关闭,开启,连续照射5分钟。
 
并且说,这样做可以刺激胎儿视网膜发育,帮助孩子发展视力,并且养成日常作息的好习惯...
 
听着就很扯,就这么连续地照,孩子生下来一晚睡到天亮了?
 
其实关于光照胎教,早就在几年前就已有辟谣。
 
胎教
 
子宫内部是封闭黑暗的环境,突如其来的光亮,会打扰到胎儿睡眠,同时会让胎儿情绪焦躁不安。加上手电筒光线中的红光属于长波光线,反而可能对胎儿的眼部造成损害。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在《童年的秘密》一书说道:
 
新生儿处在一个黑暗而寂静的环境中,四周都是柔软的保护,他们在里面睡得舒适又安稳,并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过多的人为刺激,就是在干扰孩子生长的空间。
 
这种光照胎教,仍有人在不断地安利,以讹传讹。建议各位准妈妈不要盲目尝试,有害无益。
 
 4 审美胎教
 
跟上述几个胎教不同的是,审美胎教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胎教方式。
 
其内容具体指,孕妈妈可以每天阅读美文,或者看美好的图片,向腹中的胎儿传递美的感受,培养高雅的审美能力。
 
而事实是,胎儿即使在胎中拥有视觉,母体也不可能将自己获得的各种视觉信号传递给胎儿。因为胎儿无法直接看见,所以也无法产生视觉享受。
 
还在子宫内的胎儿,对美,丑是没有概念的,且没有辨别和赏析的能力。
 
所以,审美胎教能教的同样只是孕妈妈,而不是孩子。
 
 
三、在孕期可以做些什么?
 
儿童健康指导师培训专家孙杰明确表示:
 
对胎教的认识上,应该正确合理的对待,不能夸大胎教的影响,也不能忽略 其他因素的影响。
 
没有足够多知识储备的准爸妈,很容易陷入胎教的盲目推崇中。
 
一味过分夸大胎教的作用,而忽略后天的教养,反而本末倒置。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胎教的作用,并且合理规划好自己孕期的活动安排。
 
准妈妈们在孕期可以这么做:
 
 1 注重自己的情绪管理
 
胎教
孕妇的情绪对胎儿的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孕妇的情绪变化会通过神经系统响内分泌系统,并通过胎盘血液影响胎儿的发育。
 
通过听音乐可以达到让妈妈心情愉悦的效果。
 
保持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DK怀孕百科》一书中,建议备孕或者孕早期的准妈妈们及时补充叶酸,优先保证膳食健康,而其他营养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来吃。
 
绝对不能碰的食物有:酒精,咖啡因,抽烟,毒品;以及不能有滥用药物的行为。
 
3 适当运动
 
在孕期的时候,适当做一些温和的运动,有助于防止孕期肥胖,同时有助于分娩。可以平时定时去散步,做一些简单,不提重物的家务。
 
4 及时记录身体的变化
 
对于孕晚期的妈妈来说,及时记录身体的变化特别有必要。这样做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随时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分娩准备。
 
胎教
 
 
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孩子看不到的互动就是最好的胎教。
 
多跟孩子说话聊天,一起听音乐,一起读故事,宝爸也可以参与进来。
 
最重要的胎教是全家人都做好准备,身心愉悦地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愿时光善待每一个准妈妈,每个小生命都能如期而至。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