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衔接班到底是帮助了我们,还是更加的焦虑
时间:2018-11-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企鹅
点击:143次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然而,教育部门的重拳出击,解决不了家长们的心病。百样的理由,让初尝教育焦虑的父母恨不得马上登上幼小衔接的快车,然而也有家长和专家认为,成长的转折点不只是提前学学拼音数字那么简单。
不久前,一份卓越巧问教育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其中,即便是没有给孩子报读幼小衔接课程,或孩子已经进入一年级的家长,也有近半数认同这一过渡阶段“非常重要”,比例分别为48%和47%。另外,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存在担忧,其中家长最为担心的是孩子注意力分散(45%)、不能适应小学环境(43%)。据悉,该调查前期问卷累计有超过2500名被访者接受调研,覆盖含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16个一二线城市,最终聚焦于1000位4~8岁孩子的家长。
如今,幼小衔接班就像一个家长焦虑情绪的释放出口,进来了就可以安心了。有人说,贩卖焦虑是培训机构的发财锦囊,那么这幼小衔接班,则成为培训机构在家长钱包上划开的第一个大口子。

上不上幼小衔接班,在小学究竟有多大差别?
提前学对孩子知识和信心上有一定帮助,但随着年级增长大家都会处于相似的水平,但是一些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反而会因为内容学过而不认真听讲。反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早点学习知识,是为了保护孩子。从快乐的幼儿时期过渡到有计划有任务的校园生活,这对于儿童来说是成长中的第一个坎。而幼小衔接,则是家长们保护孩子免受成长之痛的办法。然而,比别人早学一点,学多一点就能跑赢别人吗?
对于幼儿园来说,要主动和小学衔接,首先是行为习惯的衔接,第二是生活技能上的衔接,第三是引导孩子进行基本的学习习惯的衔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专家李忠忱在不久前公开表示,孩子上小学,是成长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里程碑。入学前的准备不是简单地背一点儿加减法计算题,也不是认一点汉字和拼音字母。而是要练好入学的“童子功”。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家长要放下自己的焦虑去看待孩子的状态,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放下攀比的心,看孩子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可取代的亮点。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