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妈妈死了,求1万个赞”别让抖音毁了你的孩子
时间:2018-09-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沐言妈
点击:484次
又一起抖音毒害孩子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刷爆了家长圈!
当时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真的被惊呆了:
抖音上,一名女童对着屏幕痛哭流涕,说:“我妈妈死了,快给我一万个赞!”

女童还不停地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我妈死了可以给我一个赞吗”
更可怕的是,有网友爆料,这种直播在抖音上多得是:“我已经看到3个了”。
另一位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女孩,也开起了同样的直播:
她的配文是,“今天妈妈火化了。我再见不到她。求求你们,就给我一万个赞可以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脊背阵阵发凉,生她养她的妈妈去世了,女孩想到的居然是第一时间上抖音,并且求赞。现在的孩子为了红简直是丧心病狂、毫无人性。
这个新闻下有不少网友评论,说孩子肯定是对妈妈没感情,讨厌妈妈。
其实,并非是孩子对亲人有多厌恶,而是一种纯粹的漠然占据了内心:对这些孩子而言,网络人气远比人间亲情更值得在意。
看完以后,有没有感觉三观被毁了?
其实,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早前的一个新闻,一小学生在抖音“直播”妈妈洗澡。
这段视频仅在手机百度播放量就高达89万次。
有数据统计,抖音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基本上都是95后,甚至00后。
其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
他们都在上面干嘛呢?
学大人纹身,打扮;化着成年人都觉得出格的浓妆,搔首弄姿;穿上“性感”的服装,在看客猥琐的目光下跳舞;小女孩连内裤都没有穿,直接光着下半身就入镜了。
早熟,低俗,毁三观,无底线。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
要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
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
也就是说:他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以什么人作榜样,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而抖音,正在取代孩子的亲生父母,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大“榜样”。

据媒体报道:
一少年因为疯狂沉迷抖音3个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精神也变得异常,整个人疯疯癫癫的。
在这3个月里,少年接连摔坏3部手机。
在最后一次与父母发生争吵之后,少年甚至选择离家出走。
直到被群众发现并举报,少年才被警察送回到父母身边。
有人说,在现代家庭里,主角有三个:家长、孩子、还有手机。
十来岁的孩子该是什么模样?看书学习,吵闹好动。在父母面前嬉笑调皮,总归还是个朝气满满、有爱心有憧憬的少年。
而实际情况呢?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刷手机。
抖音快手一类的直播软件,正如精神鸦片一般,逐步侵蚀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试想:当一个孩子的大脑长期被浮华奢靡、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占据,他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抖音到底是啥?
这是个依托用户大数据,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内容平台。
算法根据你的搜索、浏览等各种信息汇总出你最感兴趣的东西,随后在这个模块对你轮番轰炸,让你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迅速找到G点,然后高潮不断。
15秒的小视频,让你获得一次短期反馈,你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并期待下一次反馈到来。
于是你不断滑动,不断刷新,陷入死循环。
自控力不强的人,如孩子,就容易对它上瘾,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在这种致人上瘾的机制之下,不良三俗内容的出现,就显得尤为可怕了。
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乔布斯: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
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写在最后:
作为家长,请更多地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发展其他兴趣爱好;
保持高度自律,也教会孩子自律;
作为公民,我们坚决地抵制不良内容,弘扬正能量;
在舆论上监督抖音一类的内容平台,让它们不断地完善自身。
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
别让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毁在抖音手里。
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