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课堂:孩子成绩不理想该怎么做?
时间:2016-03-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175次
许多家长都不能科学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往往是愤怒和忧伤,对孩子做出强烈的反应——
唠叨:求全责备,总想让孩子各门功课都考100分,否则,就唠叨个没完没了。
粗暴:“望手成龙”心理过于迫切,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父母就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横加指责,严厉处罚,肆意打骂。
冷淡: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故意冷淡孩子,不闻不问。
挖苦、讽刺: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说“成绩如此之差,还好意思与人家xx在一起玩儿”“你如果能学好,就没有学不好的了”之类的话。

父母这些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很容易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赶上去的信心;
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产生焦虑、负罪、自卑等心理障碍;
产生厌学等逆反心理……
不仅对日后的改进毫无帮助,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事与愿违。
爱贝小编建议家长这样做
1、择善赞赏。
即使您的孩子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也请您不要发怒,尽量心平气和地在孩子的成绩单内“发掘”一些可以称赞的“成就”,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这样做,可以不使孩子丧失信心,并激发起孩子努力学习的热情。
2、探查原因。
父母与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绩欠佳的原因,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在追查原因的过程中,父母要态度和蔼,使孩子敢说真话。同时,谨记不要发怒,不要责备孩子。
3、合理解释。
父母在查问原因的过程中,不要接受孩子“我不知道”这种回答,要让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释。
所谓合理的解释,就是指孩子说出导致成绩低下的真正原因。
当然,在这些原因中,包括了正面的和反面的。比如功课太深,力量达不到,是属于正面的;而自己懒散和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则是反面的。
当孩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之后,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出改进的方法和今后应该采取的行动。
总之,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父母不要讽刺、打击和惩罚,而要多用鼓励和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努力学习,迎头赶上!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