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初怎样帮助孩子预防疾病呢?
时间:2014-09-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75次
全国各大学校于今天已经正式开学了,而一般开学最需要家长注意的事情除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爱贝小编建议:开学之初由于是疾病多发季节,所以家长要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防止孩子开学出现身体不适,影响学习。
开学时期正是夏秋交替之时,这个时期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增大,孩子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极易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
夏秋交替
宝贝生病多见“一上一下”
专家介绍,从儿科门诊就诊情况来看,一般来说,七八月份孩子们放假时,多因在家休息且家长照顾周到,孩子们患病相对少一些;但随着九月开学的到来,门诊的小患者也有增多趋势。专家认为这与季节的转变密切相关。八九月份正是夏秋交替、季节变换的时候,天气由炎热变得早晚较凉,温差增大,但小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就容易患病。另外,有的家庭在这个时候晚上睡觉时依然开着空调等,孩子容易着凉也会生病。
专家表示,这个时期孩子患病主要是“一上一下”,即多见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最常见的疾病是感冒,消化道最常见疾病则是腹泻。
感冒
重视发烧,但别紧张
感冒是孩子们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但家长们的处理并不都正确,专家提醒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需注意避免:
只要不发烧就没事。家长们对发烧这个症状还是比较敏感的,孩子一发烧会立刻去医院,但只要不烧,即使咳嗽了很长时间也不是很经心。诚然,儿童感冒时一般全身症状较明显,不过,感冒的症状表现较多,有的孩子感冒时可以不发烧,而是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或咳嗽等症状,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觉得不发烧就不严重,让孩子“抗过去”。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感染发展到下呼吸道就成为肺炎或支气管炎等疾病,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无论有无发烧,都应该带孩子看看医生。
看医生前暂不退烧。专家介绍,门诊有些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孩子发烧明明温度已经很高了,家长却表示并未做任何退热措施,因为他们怕孩子退烧了医生就查不出病在哪里了。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发烧是机体抵抗疾病的正常反应,但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发烧易引起高热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牙关紧闭等,十分危险。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首先应把体温降到38.5℃以下。
在家吃点感冒药、退烧药就行。感冒是常见病,许多家长在家里都备有一些感冒药或退烧药,他们认为在家吃吃药就行了,没必要上医院。然而刘主任提醒,如果不知道确切的病因,只是单纯吃退烧药降温,会造成孩子体温忽高忽低,并不能解决发烧的根本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查明发烧的原因,再对症治疗,才能使体温真正降下来。感冒药也不能自作主张来吃。专家指出,多数感冒药含有退烧药的成分,如果并未发烧的孩子吃了,就容易出汗增多,反而易使病情加重;有的感冒药成分能抑制粘膜分泌,虽然可减轻流鼻涕等卡他症状,但同时也会使粘膜失去滋润而干燥,抵抗病菌的作用降低,使病原菌更容易入侵到下呼吸道,反而更易发生肺炎等疾病。
另外,专家提醒,一定要规范使用抗生素,绝不能滥用,没有细菌感染而随意用抗生素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增大,而且会增加耐药性,导致该用药时反而无药可用。因此,专家反复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得了病一定要寻求正规治疗,最好及时就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腹泻
乱用抗生素可加重腹泻
腹泻是秋冬季常见的肠道疾病,若婴幼儿添加辅食或断奶方式不正确,就易发生腹泻;另外这个季节因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也相对较多。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发生腹泻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毒。若确定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的粪便也会带有病毒,则应注意隔离及孩子使用物品的消毒,以免造成传染。
第二,饮食。有的腹泻会伴有呕吐,如果呕吐不严重,一般不需禁食,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粉、母乳、牛奶、面食等。因为腹泻、呕吐使胃肠道丢失了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如果再不补充,则易导致脱水、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如果孩子呕吐和脱水情况都不太严重,口服补液盐即可。家长也可在家自制补液盐,配方如下:500毫升水或小米汤+20克白糖(大约两平勺)+1.75克食盐(大约半啤酒瓶盖)。两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喝50到100毫升,一天不少于500毫升;两岁以上儿童则尽量多喝,一天不少于1000毫升。
第三,用药。对于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吃抗生素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杀死肠道中对微环境有益的细菌,造成菌群失调,反会加重腹泻;若是肠炎、菌痢引起的腹泻,则可恰当使用抗生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医院经专业检查,查明病因再用药。
若口服补液盐一到两天症状并不减轻,则应带上孩子大便及时就医治疗,调整用药。这是因为长期腹泻会让肠道粘膜处于水肿状态,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记住这些方法
让宝贝远离疾病
同样的气候条件,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何有的孩子总生病,有的孩子从不生病呢?还是自身抵抗力的不同。专家建议家长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着手,做好孩子的保健,提高免疫力。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科学安排孩子一天的吃喝拉撒睡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仅因为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有利于孩子生长,而且好习惯的养成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一天不少于两小时,尤其是冷天时更要走出去,让孩子进行空气浴、阳光浴,以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同时,孩子在跑跑跳跳的有氧活动中,也可增强肌肉的抵抗力。
穿衣别和老人比。老人机体功能减退,代谢循环较慢,故比较怕冷;儿童则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因此穿衣时不能参照爷爷奶奶,而应参照父母,父母穿多少孩子就穿多少。因秋天早晚温差大,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总体把握运动时不出大汗为宜;若运动出汗较多,也不要马上减衣,因为出汗时毛孔张开,更容易受风。
饮食均衡。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都需要,故饮食一定要全面均衡,不要以家长的喜好来决定孩子的食谱,否则孩子易偏食。从婴幼儿可添加辅食时起,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尽可能地接触多种口味的饮食。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