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给父母8个建议帮助学龄前孩子学会独处
时间:2014-04-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196次
孩子对父母有极强的依赖性,但是让学龄前孩子学会独处是父母必须做的功课,因为上学后孩子要一个人在陌生环境里度过一整天呢。不愿独处的孩子,往往称为跟脚的孩子、缠人的孩子。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常有的现场,只有极少数孩子没有或少有。
学龄前孩子为什么不愿独处?
孩子不愿独处有许多心理原因,比如:缺乏安全感;一个人有些游戏(如拍大麦、拉锯等)玩不起来;听的故事没讲完;有要求无法表达(如要大、小便,要喝水等);有话想说没有人听;搭积木老要倒,没有人帮忙等。在众多原因中,缺乏安全感是主要的。

帮助学龄前孩子学会独处,可以试试用以下一些方法:
1、向他保证你一定马上回来。可能他以为你离开了,就不回来了,他就不安全了。可以和他玩一些关于物体永久性的游戏,让他知道一个东西(如一个小熊玩具、一个茶杯、甚至于一个人),虽然他没有亲自看见,也还是在那里的。妈妈走了,也不会消失,还会回来的。
永久性的游戏可以这样做:玩捉迷藏(藏在门背后、沙发后面等);玩找失去的球(把一只乒乓球当他的面滚到一只布袋里);玩盖布下找娃娃(把一个小娃娃当他的面用手稍盖好),然后跑出来、当他面掬出球来、打开盖布抱出娃娃来,让他懂得东西,甚至人,暂时看不见,并不等于永远没有了。懂了这个道理,你离开一会儿,他就不会跟出来了。
2、你最好在他玩得高兴的时候,对他说:"你的积木(或什么别的东西)搭(玩)得真好,妈妈出去拿一把芹菜来摘(这句话他可能不懂,没关系,也可以说别的),马上就回来噢!"这样,让他思想有个准备,会好得多。
3、不要向他表示厌烦:"哎,这孩子真没办法,老跟脚",否则他会以为你不爱他,他更要跟着你了。
4、鼓励孩子独自做一件事。在一起玩的过程中,他想离开你到别处去拿个东西(如一只小汽车)或到房门边听听楼下的汽车声音,你就鼓励他去,让他离开你。这是很好的锻炼。
5、可以带他到你去的地方(如厨房、书房、卧室等),你看着他先回去,让他知道你在那儿,使他有安全感。
6、离开的距离逐渐加大。开始还在屋里他看得见的地方,拿个针线盒子、擦擦桌子,再到屋子外面干点事。
7、离开的时间也逐渐加大。一开始只一两分钟,渐渐五六分钟、七八分钟,这中间对他说着话,让他认为你还在附近。
8、如果试用许多办法都无效,也可以让他多跟些时,慢慢地他长大一些了,胆子比较大了,会表达要求了,就不会老缠住妈妈了。
也有极少数的孩子一直到上幼儿园或学前班都不能学会独处,这时我们父母也不要太着急,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多了,见识广了,这种行为就会自然消失了。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