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引发中国校服之争
时间:2014-03-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634次
日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却意外再度引爆中国校服之争。起因是一位网友觉得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校服——确切地说是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这一观点在微博上引发了大家对国内运动校服铺天盖地的吐槽,基本分为以下观点:
 
一、校服“均贫富”:不能杜绝攀比但能减少攀比
 
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校服的出现是源于战争后,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穿着产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学生炫耀,因此统一着装。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校服兴起。应“均贫富”而生的校服,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效果。有网友认为,校服虽不能杜绝攀比,但校服能减少攀比。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引发中国校服之争
 
 
一位网友回忆:“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同学就会看谁穿的好;初中时会比较谁换的衣服花样多。每当此时,就觉得应该感谢校服。确实,这个社会的温柔就算全部都是假象,也请给小孩子一点缓冲的时间。让他们慢慢接受”。
 
二、校服“去性别”:为防早恋却损伤了性别自信
 
另一位网友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这世界本来就是天然不平等的,学生有必要活在一个做作的平等假象里吗?希望孩子学会从容面对和正确看待不平等,对于可争取的方面能去努力奋斗,对无法争取的方面能淡然处之”。
 
21世纪的中小学,已经不再是上世纪那种一个铅笔盒、几本书的时代,同学们身上的附属物太多了,因此,“除非你将手机、鞋子、文具、发饰、内衣都给统一了,否则,想攀比实在太容易了”。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引发中国校服之争
 
 
也有人认为,男女同款、千篇一律的校服,省了攀比也去了性别,可以防早恋。不过,现在有评论认为,这种不能正确展现男女成长中性别特点的衣服,不利于青春期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性别意识,也不利于性别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对。
 
关于国内大多数中小学采用的运动服式校服,不管是目前在读的学生,还是已经毕业的上班族,不管是觉得实用、实惠应该继续的,还是认为扭曲审美、抹杀个性的,不管是爱穿的,还是从不想穿的,有一点是大家都承认的,那就是—这种校服真的丑到爆。
 
为什么中国的校服这么丑?
 
为何国内大多数学校一定要选用运动校服呢?方便、便宜、实用。至于是不是好看,不知道校方有没有考虑,或者没有任何一套衣服会让所有人穿了都好看,审美是仁者见仁的事情,统一多难啊。
 
1、漂亮校服成本高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一般会刻意给孩子选大号。如果用漂亮校服,以初中为例,三年合身校服要换三次,而且分夏、冬、春秋三类,还要分常服和运动服,每款两套,共36套,谁来掏钱?
 
2、校方审美有问题
 
也有人认为:“同样的材质和价格,也有做的丑和做的好看的区别……是做的人审美有问题。”“我高中校服也不便宜,学校还专门请师傅来量身定做,可一样很丑。校服好不好看大多数时候真的是校方审美问题。”“一套校服卖学生多少,成本才多少?这样的校服就是让青少年儿童从小丧失对美的感知,大家从小一起丑到大。校服让学生长大了也不懂得服装搭配,很多人到了大学也穿得毫无个性。”
 
关于中国校服之争已经不是第一次,虽然中国校服公认丑到爆,但是仍有可取之处的,不是吗?至少耐脏好洗实用啊。爱贝小编只能这么概括我曾经的校服了。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