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从认为“不行”到“行”
时间:2014-02-16
来源:拉萨路小学

作者:佚名
点击:527次
前几年有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其中就中国小朋友在夏令营中和日本小朋友的较量中比输的事实,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孩子真的不行吗?”“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其实,只要看过此文的,莫不清楚地看到,不争气的几个孩子该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之为父母的老师该打!“子不教,父之过”,担负第一任老师和终生教师的爸爸妈妈更该打!找到“冤大头容易”,难就难在要使受罚者受罚而无冤,这就必须量错而施罚。使其受罚而知错,知错而改过,改过而免罚以至于立功受奖。
 
孩子生存能力
 
此文不论教师的功过,仅就作父母的该挨几大板和如何免打屁股发表管见。
夏令营中的中国小朋友表现出的:一是嘴娇,背包里只带好吃的;二是手懒,不肯动手烧东西;三是腿慢,老是落在日本小朋友后面;四是脑钝,碰到困难不知如何去处理;五是心低,没有目标,没有高的要求;六是气弱,受到挫折想当逃兵,竞争失败不想奋争。
总之,自认为“自己不行”,“怎么也比不上日本小朋友强悍”,因忍不了那样的苦而退缩。这一切同时反映出了那些夏令营中的孩子们的家长,有些自认为充当了孩子的保护神,其实他们一不懂现代人才的标准,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二不懂育才方法,娇生惯养使孩子缺乏生存能力;三不懂“忧患”意识,目光短浅,没有紧迫感,使孩子缺乏耐挫力和竞争能力。其实,这类情况河止在夏令营中呢?这不过是一个典型,但也是给人们的一种昭示,是敲响的一个警钟,若不惊醒,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孩子们没有自信力、软骨头、低能儿如何堪当擎天柱?百年大业何从发展?中国怎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之计,家长必须改变育儿观点,把望子成龙、成凤改成育子成才;把羽翼下的鸟放到广阔的天地里,让他们在暴风雨中搏击,练成坚实的翅膀,鹏程万里。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理想,定下人生的路标;教会孩子怎样自理、自立;鼓励孩子迎着困难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和孩子一起认准竞争对手,敢打、敢超、敢于胜利。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有光荣的传统。
今天要在发扬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时代精神,使炎黄子孙不仅不逊于大和民族,而且以民族特有的英姿雄踞地球上。
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效应的唯一方法是树立信心,家长要使孩子树立起“行”的观念。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
这实际上是采用“暗示”法打一场心理战。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的最简单的、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你只要将目标的种子播入潜意识,它会自动地吸取各种养分,结出丰硕的成功之果。潜意识中注入了“行”这个词,就获得了信心。美国工业巨子亨利·福特将信心誉为宇宙中的无限宝藏,它能推动一个人克服所面临的一切障碍,直到获得所需要的财富。日本的八百伴百货超级市场的创始人,靠信心获得了成功。乔伊·吉拉德靠信心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声称:“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心,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法宝。”孩子相信自己“行”,就有勇往直前的锐气,就会克服复习中的困难,就不会在考场上怯场。
这里所讲的“行”法不能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同起来。也就是在充分肯定础较孩子“行”的同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成绩好的,要告诉她不傲才“行”;心理素质弱的,要告诉他有信心就行;基础差的,告诉他,认真地查漏补缺就行。由于有了相信他的前提,孩子对后面提的要求和建议就听得进去。完全可以相信,通过发愤努力,势必不行也“行”。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