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吾儿  发表于 2013-6-27 11:40:12| 3743 次查看 | 3 条回复

现在又进入了各大学区房热销的时间,之前看到北京某个名校的对口学区房,居然卖到了1E的天价。当时可是把我吓得不轻,这得是多牛的家长,多牛的学校啊。反观上海,目前上海学区房最高单价超8万元,一房难求。我所了解的静教院附校对口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的属紧邻学校的海防村小区。大概1个月前,该小区一套28.25平方米的一室户以235万元成交,单价超8万3,买家就为了给孩子挂户口用。而周边2000年以后的新房子,单价大多在5万-6万元。

QQ截图20130627113315.jpg

相关新闻:

北京天价学区房37平350万,网友调侃“宇宙中心”

现状就是这样,民办难考,公办要学区,又是生育高峰期,连孩子进个幼儿园都各种头疼心烦。以前说就业难,难就业。现在我看是读书难,难读书,更难读好书。我们上海的家长几乎都是孩子24个月以前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学区问题了,更有甚者,我认识的一个同事,因为自己搞不定学区房,连娃都不敢生。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购买这个学区房呢?买学区房到底值得么?

一些拥有了学区房的家长是这么认为:

宝山的壮壮妈是那么说的,有了学区房,在孩子择校的时候,有个保底,孩子再去考名校的时候更加有底气。就算孩子考不上,不是还能上对口学区的学校么?

确实,一些拥有了学区房的家长在考试的时候确实压力很小,他们的孩子去考试有些纯属是去见见世面。但是这些家长还是瞅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在择校的时候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无论去到任何民办,都是人山人海。其实我想说,你们都有学区了,还去凑什么热闹。

一些没有学区房但是想买学区房的家长是这么认为的:

闵行的佳妈就跟我说,他还是打算给孩子买学区房,家里的钱准备好了,也不打算再让孩子多折腾其他学校了。能上一所不错的二流学校就够了。一流的学校全是牛蛙牛家长,就算孩子考上了,在班上也不一定会受到老师重视。宁为鸡首无为牛后,所以给孩子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学区房做个过渡。这样自己经济也没有太多压力,学区房虽然旧但是位置还是可以的。将就个几年,等孩子考上了中学就转手出去换套非学区的大房子,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得不说,这样的妈妈教出来的肯定是心态非常好的孩子。如此有商业头脑,来上海是来对了。确实,有时候也不是非要孩子进名校。进入了名校也拼不过爹!所以我感觉佳佳妈确实想得很正确。

那么一些不打算买学区房的家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身边的老李就是其中一员,其实当初他还是打算给孩子买学区房的。但是第一次购买上当受骗了,买了一个户中户,最后学校说无法接受这个学区的户口。现在孩子也快择校了,根本来不及。所以家长在购买学区房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呢?一定要擦亮双眼。

相关阅读:

谈谈购买学区房入学遇到的“猫腻”

买学区房也不一定进得了名校的情况分析

学区房选择需谨慎,业内人士的几点建议


20130624095143_90630.jpg


我经常告诉孩子,学习能力和成绩与学校没有因果关系。作为家长我会量力而行,拿出财力物力多带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比什么都好。大地和天空告诉我们的远比书本知识更博大,旅途中的见闻也比书本故事更生动。而且我经常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有1.3E买房的家长,难道就不能拿这个钱送孩子去国外读书么?我感觉到真正静下心读书的人,或者说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从名校出来的。而且名校到底带给的孩子是什么?是攀比,是对社会麻木不仁,还是仅仅是打开了一个上层社会的交际圈。我们这些没有进入过名校的当然不得而知,但是仅仅是从数据上来看,我见到的名校的升学率也并不比一些稍微二流的学校高太多。在全国都在声讨北上广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让孩子看看,一些好的地方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如此高额的学区房,我感觉最终只是赶走一些对中国教育制度失望的知识分子,除此之外我看不到任何的好处。

再讲讲名校,真的上一所好的小学就能奠定孩子的一生了么?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孩子的小学教育不重要,我是在说一个知识和习惯的养成问题,”名校“就真的能带给孩子?上过大学的不都知道好大学里还有“学霸”、“学渣”呢,不也是靠自己吗?所以我以为培养快乐和兴趣最重要。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父母愿意付出一切。但在付出时也要思考,这些付出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作为父母,应看到,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适不适合上名校,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跟别人家和别人孩子比。毕竟,再好的学校、老师都抵不上父母对孩子细微的关爱。

诚然,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为了能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条件,选择更好的学校,无可厚非。好的学校总量有限,资源的稀缺性自然成为价格高企的理由,好学校划片区内的房子便成了市场炒作的热点。但良好的教育资源并非孩子成材的必要条件,大家不妨冷静看待。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早日实现教育资源更合理配置,去年ZF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对于教育的投入要占到GDP的4%,应把重点放在创造和增加教育资源,努力推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深度阅读:

学区房置换家长的磕磕碰碰

“没有学籍的学区房”,孩子上学成问题

2013年幼升小:购买“学区房”需注意的问题

上海入学:关于学区房户籍三年的相关问题贴

盘点上海各区小学学区房范围

升学择校购买学区房问题全攻略

家长选学区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stxg4760  评论于  2013-6-27 17:37:42
看个人了!购买学区房 还是要非常谨慎的 尤其是这个政策天天都在变
有时候变了 房子砸手里不说 还亏了一大笔钱
hibqm  评论于  2013-7-6 12:20:56
看过拿分走人
金鐏  评论于  2013-7-6 12:27:04
随便看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