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o2020  发表于 2020-9-29 11:29:07| 2706 次查看 | 2 条回复
从三岁开始对于学员进行启蒙,在这么多年的这个英语启蒙教育基础上,口语基本上可以做到无障碍交流。如果你们家有一个学龄前宝宝,也关注英语启蒙,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对您有一些启发。

11.png



一、3-7岁是语言黄金期

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女士是华盛顿大学的言语听觉教授,多年来专注研究语言神经机制和大脑发展。经过多年研究,她提出关于婴幼儿语言学习的三个观点:

1.7岁以前是一个人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之后开始急剧下降;


2.婴幼儿与生俱来有识别不同语言的超强能力;


3.幼少儿具有多语言同时学习的能力。


22.png



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库尔教授的研究发现: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分辨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这种能力是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能力会在6-12个月时急剧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语音敏感期(一岁以前),孩子都没有听到过某种语言的发音,一岁后,孩子就很可能就丧失了分辨这种语言发音中微妙差别的能力。

比如,日语的发音中没有/r/和/l/的区分,而英语中是有的。一个在日本出生的婴儿,在一岁以前没有通过听英语来发现/r/和/l/发音差异话,很有可能在一岁后,他就无法区别“rake”和“lake”的差别了,这也就是很多日本人说英语,被成为典型的“日式英语”的主要原因。

33.png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就很多,想想自己身边的南方人的n和l不分(这属于自黑,南方的读者们不要见怪),大家都应该能理解。其实这和他们小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从小听到的方言里没有n和l的区别,所以他们从听觉上就已经丧失了区别这种微妙差别的能力了。

当然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重新捡起来。孩童时候脑部发育很快,可塑性很强,重拾比较容易。但是年龄越大,要想做出这种改变也就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有的人甚至可能再也无法获得。


44.png


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点状图来看:0-7岁是孩子学习语言能力最强的黄金阶段,语言的分辨力和模仿力等都处在一生中的最高值;7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能力呈下降的趋势。

二、爸妈有口音?这个不重要!

家长英语水平及口语发音问题,在太多育儿群里,总会有一些不自信的爸爸妈妈会有各种担心。

其实在我看来,只是他们并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启蒙理论。在上面提到的这些启蒙书籍里,专家们都提到家长水平的影响,这个真的不重要。

其实现在的家长,大部分是在学校多多少少的学过一段时间英语,用来给娃启蒙绝对绰绰有余。

与其总是纠结自己的水平而迟迟不愿开始,不如一边自己充电一边陪娃玩起来。而且,现在各式点读书、点读卡片【点击购买:26个英文字母点读卡片】资源丰富,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小宝宝被自己的口音带偏。

55.png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甚至都走出了国门。很多工作上或生活中接触到外国人的家长,都已经认识到英语发音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选择给孩子报英语培训机构的时候首先就是选外教。

外教的英语教学,发音肯定更正宗,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能教英语哦,首先是口音的区别,正如全国各地的人说中文都有地方的口音,英语的发音根据地域性不同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国际社会认同的标准发音是来自欧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发音不标准的一些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即使他们英语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发音的不标准也难以让大众接受,因为中国人的“中式英语”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了。外教教英语,孩子不仅能够学会原汁原味的英语,同时还能了解外国人的语言习惯。长时间跟随外教学英语的孩子,随口就能讲出纯正口音的英语,这让孩子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更加有信心学好。

孩子的英语发音在年龄越小时,可塑性越强。这时选对了外教对于孩子的发音教学就特别重要,孩子在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如果孩子 先学习英语就是跟着中教学的不正宗口音,那么以后要纠正孩子的发音也得很费力,费时间。来自欧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说英语是自带“洋气”的语感,让孩子更感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正宗口音的英语听着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三、磨耳朵:每天三小时不间断

关于低幼启蒙,各种知名启蒙书里谈得最多的就是“磨耳朵”。所谓磨耳朵,就是挑选一些简单且适合小宝宝的音频资源,每天放给宝宝听,有条件的最好跟娃一起互动和做各种拓展。

66.png



关于优质的启蒙儿歌,其中首推的就是Super Simple Songs,内容跟日常生活相关,且语速偏慢,适合老师或家长拿来进行启蒙。

比如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这首歌,可以跟宝宝配合动作一起玩起来,另外像颜色、天气、食物、水果、动物等,可以穿插到日常活动中进行,不光启蒙了英语,基本的常识也一起学习了。

关于磨耳朵的频率,我们刚启蒙的时候基本上除了上学和用餐时间外,都在播放,每天磨耳朵三个小时左右,内容主要是SSS以及JY绘本音频。

四、绘本还是分级,要看自家情况

如果是不到四岁的宝宝,建议是以绘本为主,启蒙上路了后再加入分级,除非是宝宝对分级一点不排斥。

在我看来,共读绘本不光是为了学习英语,也是一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如果宝宝刚启蒙时已经超过四岁,建议以分级为主,这样难度逐渐上升好把控,成果也相对明显。相对来说,牛津树比RAZ更有趣,刷起来不会那么枯燥。


77.png


牛津树内页

关于绘本,推荐吴敏兰老师书单【点击购买】和廖彩杏老师书单【点击购买】,如果有点读版的话尽量收点读版本,这样可以提高娃的兴趣,同时家长偶尔也能偷个懒,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口音把娃带偏。

分级的话推荐牛津树和RAZ,牛津树有引进的点读版。

另外,不管是绘本还是分级,一定要在共读后及时反复用对应音频磨耳朵,做到可理解性输入。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动画片,出于保护眼睛的考虑,加上有时如外出看视频也不方便,可以在看过动画后反复听动画音频,大部分台词是可以背诵出来的。

88.png



五、游戏互动,这些玩具还不错!

我们家算是爱看书的宝宝,但是对sight words(高频词)和phonics(自然拼读)这种靠记忆或规则性学习的内容也是非常的排斥的。

孩子平时对各种手工和游戏特别痴迷,所以为了让妞在玩中学,也算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收集资源,以及购买一些游戏道具,或是自制一些素材,这样确实寓教于乐,娃也学得很开心。

yxawhtrr  评论于  2020-9-29 11:29:51
爱贝忠粉前来报到
guyu0223  评论于  2020-10-13 08: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