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如何取舍
相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学校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办法改变应试教育占据强势地位的形式,反而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素质教育的口号,让应试教育以更加强劲的力量压在了孩子的身上。

爱贝网友有疑问: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如何结合?

爱贝网友多多妈
疑问一:我也知道对小孩的素质教育很重要,具体该怎么教导孩子,有些方面,家长自己也缺乏经验,比如说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具体该怎么引导孩子?
 
爱贝网友昕妈
疑问二:目前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校学业压力非常大。奥数、思维几乎是每个孩子在外面必学的一项。如果想学点名堂出来,花的时间更是非常多。另外, 如果在体制内学校学习的孩子,将来想出国的话,还要花很多时间在英语阅读,锻炼口语, 多练习英语阅读理解上, 这些时间自然也是非常的多。还有很多别的科目, 占据了孩子的时间。
我的孩子还小, 但是我一直在考虑, 素质教育如何和应试教育平衡,主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太不够用。如果在学业上时间减少了,学业必定会落下一些。如果放弃了素质教育,孩子的与人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如何来锻炼?
 
爱贝网友腾腾爸
疑问三:现在的孩子比较自私,如何能让孩子能多为他人考虑,愿意热心分享,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家长案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比较

 
应试教育
案例:
女儿是xx知名小学毕业的,那里的老师非常尽职,但是应试的教育模式注定会抹杀孩子的一些天性。为了不拖学校班级后腿,五年的小学生活,女儿除了补课还是补课。孩子不笨,也不是不努力。学校的功课一直不错,但是在xx小学,你光靠学校是没用的,你需要家长陪同不断参加课外补习。四五年级的时候更是这样。你可以不来校学习,但你必需参加课外小五班,为求小升初能有个好结果。孩子很累,家长也很累。但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到底最后比不比得过其他孩子,结果也未必。今年他们班考进市重点中学的一个也没有,区重点学校倒是有一些。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说明问题了。幼升小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都是经过考试入学,说明孩子是优秀的,也说明我当初入学的xx小学的生源是不错的,可经过五年,孩子却比不过其他一般小学的孩子。
这位家长代表了部分家长的观点,对于他们的孩子而言,素质教育能提供给他们更多发展空间,可能孩子的自主创造性相对强一些,也更喜欢迎接新的挑战,所以应试教育束缚了他们的发展。
另一类孩子学习比较被动,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可能不擅长创造性方面的东西,但依然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就是传统的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一万个家长里会有一万个家长批判应试教育,但无法否认,在中国,这是个最有效的教育体系,至少短时间内地位不会被动摇。那么在中考、高考的时候,这部分学生的优势也会体现。
有些孩子能在应试教育里游刃有余,而有些孩子则会在素质教育里发挥作用,不能完全否认它们的作用,这需要家长充分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究竟适合怎样的教育方法。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为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首先让我们看看何为素质?何为应试?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好些年,可是对什么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呢?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关系。
①从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念看,两者是对立的,因为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人的品质的优化”,而应试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分数的提高”。
②从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手段看,素质教育也包含应试能力的提高,只不过素质教育不把应试能力的提高当作“最终目的”,而是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于是应试教育可看作是素质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也就是说,在某个短期的时限内,两者是统一的。
③从检验的方式和检验的效果看,应试能力具有不可或缺性。因为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和潜隐性,当前还没有一种方式能够直接对素质进行有效测定和量化,只能通过相关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体现,对一个人的素质进行推定。所以考试作为当今最公平、最高效的检验手段之一无与伦比,具有极强的公信力。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极力推行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今天应试教育仍为我国的主流教育,站在家长的角度,不能放弃孩子应试能力的培养,否则他们会失去获得更好学习的机会。总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存有对立,又存有统一。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想要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是一纸空谈了。

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的确出现了诸多问题,应试教育当然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在诸多问题中,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还不是最突出的,我认为在独生子女背景下的是家庭教育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
 
1.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家长对唯一孩子产生了“输不起”的认识。于是家长有需求、有精力、有财力,对孩子进行精心打造,并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孩子的“学习经纪人”。但由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机理了解不够,在客观上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节奏,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目前的学习压力很多都是来源于家长的推动,使得整个教育环境变成一个可怕的竞技场,出现了教育中的“剧院现象”,即“某个人为了更好的观感,站了起来,后面的人被迫跟着站起来,最终使整个剧院的人全部站起来”,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感慨,要是大家都像前面一样坐着观看该多好哇,问题是已经很难回到从前了,除非有一些“深明大义”的人士,以牺牲自我的短期利益先坐下来,以实际行动感化在场的所有人,但这个人现在还没有出现!
 
2.部分家长有“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他们直指问题的“要害”——分数,认为家庭教育的铁律就是“分数第一=出人头地”。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学校只能以“智”为主,同时给学生建立起道德和体育的观念,这些观念必须在家庭生活中得以习养, 因为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太少,而且学校还有一系列教学任务,因此没有用于“习养”的时间。但家长们舍去了孩子习养的过程,让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学习。这样使得孩子即使到了高中毕业,也不会买菜、做饭、洗衣服,而成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宝贝”。这种远离生活原型的教育,使得孩子上不接“天气”,中不接“人气”,下不接“地气”,严重破坏了人的自然心性,犹如一株长在空中的植物,得不到环境的滋养,怎能成材(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高度同质化。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谋划学习没有错,但问题是家长并不都是教育专家,他们一边心急火燎,一边又十分茫然,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为孩子补课的方式,使自己获得精神安慰和心理慰藉。于是家庭教育(包括以家长主导的校外补课)成了远超学校学习强度的第二课堂,与学校教育完全重叠,使得孩子心神疲惫。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反对给孩子开辟第二课堂,但必须以协助孩子树立起相应的学习理念,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为前提。在教育理念上,争取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的正向循环,让孩子能在这里享受到与学校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学习节律,增大孩子们的学习张力,并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总体设计,以便在学校老师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下,形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习心境,让孩子进入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学习境界,即帮助孩子进入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然而,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完全按照学校的所有要求,进行“过程复制”(其实老师并不希望学生这样做,而是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节律),严重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心能。
 
4.在多生子女时代,家长不可能把“爱”专注在某个孩子身上,孩子之间也会形成一个相互平衡的“小社会”,这样十分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发展。但到了独生子女时代,六位长辈一拥而上,孩子变成了“宠物”。这些长辈们付出的爱不图“回报”,使得孩子们只知道获取,不知道奉献,更不可能懂得“通过爱他人去获取更高意义上的幸福”,于是长辈的爱统统变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原材料”。这样的孩子属于心理发育不全,放到学校去,希望老师将其打磨成器,难度不得而知。
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学校就没有责任,部分老师本身的心量很小,没有容忍度,加上管理中“乖孩子”的标准,抹杀了那些特殊孩子的个性,其实“个性”就是某种能力呀,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残忍。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应该明了,只要我们认真贯彻“爱商”、“情商”和“智商”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就能构建起孩子的人格生态:爱商会孕育情商,情商会滋养智商,智商会运化成为爱商。假如智商是树木,那么情商就是土壤,爱商就是阳光;假如智商是骨骼,那么情商就是组织,爱商就是灵魂。只注重智商,培养孩子的效率会最高,但会失去心灵的平衡,中国文化是中庸的文化,是平衡的文化,“效率最高”原则,最终会由于平衡的伤失而前功尽弃,导致“效率最低”的结果。 

延伸阅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工

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家长的作用属于战略性的,老师的作用是战术性。
首先,一般家长没有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具体的战术落实,如英语语法、古文的虚实词、数理化的具体解题思路和方法,这个方面是老师的职能,也是老师的强项。
其次,由于老师需要管理几十个学生,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拟出一份最佳的培养方案,但家长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精力。对一般家长来说,可以在比较宏观的层面帮助孩子做一些大的规划,做一些粗线条的、但又是“打一点得一遍”的工作。但大部分家长不是这样,而是紧紧盯住孩子,逼着他们100%地按照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过程复杂制”,还要校外给孩子申请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在“三着态”下,孩子的心理处于严重的焦虑状态,再加上高强度的补习班,大大消耗了孩子的体力,使得孩子心身疲惫。尽管“高挑战”了,但收效甚微,有时候还适得其反。
家长们往往是通过紧盯每一次考试成绩,实现对孩子进行“过程复制”的控制。“过程复制”是最糟糕的学习理念,从同一个始点出发,到同一个终点,“过程复制”比“矢量导向”所付出的劳动要多得多。其实,老师不也希望学生按“过程复制”的理念进行学习,老师们希望学生应该自己独立的学习方法,能按照老师所指的“方向”前进。
因此,当孩子处于“三着态”的时候,家长不要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给孩子造就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家长可以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课,做好听课笔记,按时按质地完成老师的作业。如果家长一定要“搀和”,那就等孩子退出“三着态”的时候再出手,即用好两个假期。但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产生假期充电的欲望,采用快速学习的理念,为孩子迅速积累“挫折资本”,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输得起。一旦孩子输得起了,你还怕他赢吗?
按照凯因夫妇的理论,学习应该分为四种模式:
1.低威胁低挑战;西方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人的创造性,但缺点是成才的比例会小一些,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如果让其自由,就会伤失获取知识的就会。
2.高威胁高挑战;中国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大面积丰收,但由于“高威胁”可能会损坏人的创造性,所以必须加以适当的心灵抚慰工作。
3.高威胁低挑战;最糟糕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一般会出现在父母的脾气暴躁、方法简单,同时文化内涵很少的家庭。
4.低威胁高挑战。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可参考以上的内容。
 
不要为学校是否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而焦虑,因为它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生没有任何影响,关键是您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规划,记住“学习靠自己、老师是保障”。战略上不要依赖学校,战术上认真听好每一堂课。有了这样的战略,您就不会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有了这样的战术,您的孩子就会学得很踏实。如果自己“立”不起来,怎样的学校都没有意义,如果您自己能把握孩子的学习节律,也就无所谓学校怎么做了。 (部分节选自新浪博客)
 

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认识教育,看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给孩子落实素质教育,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亲子立场
你正在提倡的是什么教育?
应试教育
0
素质教育
0
50%
50%
专栏简介
    亲子的路上你我共同参与,感受身边的教育。爱贝亲子网的编辑们倾力为大家献上特别专栏——亲子共育。小事情大影响,欢迎各位爸妈来参与!
精彩话题更多>>
新生如何适应好开学第一课
眼下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小学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学有几天了,几天的学习下来相...
青少年毒品教育刻不容缓!
也许大多数人不清楚,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巧的是昨天新闻爆出著名...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2014年暑假即将来临,每一个还在学校努力准备期末考的孩子相信都对暑假怀着...
全面解读孩子粗心的那些事儿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粗心、马虎,孩子本身也不笨,学习也非常用心,但总...
孩子期末考试正常发挥不是难题
一转眼又到了五月底,期末考试的脚部声已经慢慢接近了。相信又有很多学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