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em  发表于 2010-12-20 13:47:18| 2112 次查看 | 0 条回复

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涂涂画画,画画不仅是培养小画家,画画是眼睛、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当孩子拿起画笔涂抹的时候,已经有了对外界事物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甚至是表现的欲望,这时他们真诚而直接。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画中的人就是孩子自己。通过画面的线条、构图、色彩等,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类型及思维发展状况。具体而言:儿童画中的构图、形状及形之间的关系,体现着儿童的星古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色彩则往往体现了儿童的情感世界。由此看来,儿童绘画包含着心理发展的萌芽。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可提高幼儿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好处: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幼儿时期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便是自我中心,他们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使僵死的无机世界生命化。如他们把玩具当作自己的孩子,为它穿衣和它说话。这种移情作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而美术活动则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幼儿用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符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



有人说美育是儿童的必修课,美术素质是儿童的启蒙素质。这是因为绘画能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意识、自信心以及毅力。许多科学家、医生、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成才之路与儿时爱画画就有很密切的关系。应该说,儿童的绘画作品其实是孩子意识的表现、情感的表达、与他人的交流和想象力的发挥,从而获得更大的创造力。世界儿童教育主席米亚拉雷指出: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上。我们每一个家长是不是应该重视起美术素质教育?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