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国际教育  发表于 2015-7-11 16:19:08| 2009 次查看 | 4 条回复

    最近,跟我女儿一起去儿童乐园上课的佳佳一改沉默被动状态,与儿童乐园的老师主动攀谈起来,还一直在问:“老师,你怎么会看少女漫呢?你去看《东京喰种》吧!老师,你是F团成员吗?”最后佳佳愉快地与老师用“じゃね”“またね”(日语“再见”的意思“)来告别。


    “中二”一词由日本传来,随着动漫而广泛传播,比喻初中二年级生常有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状态,以彰显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获得关注与认同的现象。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正是青春期孩子所特有的,现在通常被我国少年用来作为“自嘲”和“喜爱动漫的象征”。喜欢动漫的少年通常有种“圈地自萌”的属性,他们较少与“圈外人”交流,因此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略显孤僻,更加不能理解他们喜爱漫画、购买昂贵“手办”的行为。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如何促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更好地支撑他们度过青春期呢?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1、学习网络词汇,了解孩子的喜好


    请各位家长善用搜索引擎,抱着了解而非“批判”的心态去认识这些词汇和孩子的喜好,这是所有方法的关键。亲子关系较差的少年容易想当然地将家长划定为需要防备的对象,想保护自己的秘密,给自己划一个生人勿近的圈子。想要突破这个圈子界限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他喜欢的事物,偶尔说一两个网络流行词汇,比如适当“吐槽”,让他不经意间发现你在看动漫。少年们容易感到惊喜和被理解,随后就会悄悄将圈子松开一个口,不自觉地主动靠近你。


    2、尊重他的喜好


    确实有些家长并不认同孩子们的喜好,听到类似《暗杀教室》这样的名字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看到孩子买的动漫周边就认为浪费钱……但请家长们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有任何蔑视的言语与态度,向孩子表明你知道这些东西,虽不理解但仍会尊重它。因为少年们将这些喜好当作自己的所有物来守护它,家长的否定就意味着与孩子站在了对立面。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师生互动,二者看的动漫类型完全不同,但相互尊重亦可迅速建立友好关系。

    3、恰当的沟通

    在上述两者的前提下,孩子已经放松了戒备,此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穿插、活用青少年流行语句:“这个小鲜肉颜值挺高啊,叫什么呀?”;使用动漫人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人物)做例子激励孩子学习:“樱木一个星期投篮两万次真是太帅了,瞬间成熟了好多,虽然帅不过三秒。”孩子们可能会觉得“都大人了,还这么幼稚”,但同时也能激发“我是大人”的自豪感、成就感。

    如果您愿意,主动一点,放低姿态,给予孩子必要的尊重与理解,那么“中二”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把家长当作伙伴、模仿的对象,主动分享自己的喜好,从您这里获得爱的支持。

注:本文涉及较多流行词汇,建议各位青春期孩子家长多多了解。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tteo  评论于  2015-7-11 16:44:56
新人报道,请多关照!
白云一朵  评论于  2015-7-12 00:27:12
回帖是一种习惯哈!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carry_1014  评论于  2015-7-12 22:00:03
可以提前学习起来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ythui  评论于  2015-7-13 10:14:12
回帖回帖  好习惯
默默的把爱币数了N遍,好像又少了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