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len  发表于 2011-5-3 11:33:07| 2653 次查看 | 1 条回复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课堂讨论意为学校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讨学术。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既然讨论在教育教学中有如此大的作用,幼儿教育又属于教育的一种,那么讨论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就有着独特的作用。讨论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同时,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教师则可从中了解到幼儿的认识水平,从而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至于讨论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因此,讨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组织成功的讨论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讨论前的准备

首先要创设自由的讨论氛围。氛围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要,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自由交谈的氛围,使幼儿有话想讲、爱讲。可充分利用晨间、午间、饭后等时间,鼓励他们三五成群,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聊”,也可就某一话题展开争论,大胆发表各自的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同时,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时,要尽量给幼儿多创设一些讨论和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孩子的发言应以鼓励为主,使他们都乐意在众人面前发言。此外,还可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使幼儿在家庭中也随时有交谈和讨论的机会。教师可要求幼儿把某些问题带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如:有一次,我在上课时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吸烟会不会污染环境”的讨论话题,让孩子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家人们讨论后再回幼儿园交流,请家长热心支持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其次要根据幼儿知识经验设计讨论题目。讨论能否能取得预期效果,是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是否符合幼儿的知识水平,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都会影响讨论的结果。问题太难,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便不知所措,逐渐失去信心,使得讨论难以进行下去。如果太简单,则不能引起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注意力,失去了探索的动力,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在实践中,我总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并且结合上课的内容,使孩子们在讨论时具备了相关的知识,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讨论,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瞎讨论,乱起哄。

二、讨论中的注意

一是要注意讨论形式

1、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讨论是指教师与幼儿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自然地开始,又自然地结束,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各种有关信息,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形成了宽松、和谐的教育气氛。比如说在上公开课时,围绕课程的某一内容,教师与孩子自然而然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幼儿对课程的学习。

2、对抗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幼儿分组对某-问题进行讨论。讨沦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阐述各自看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形式使所有幼儿参与了讨论,有利于形成集体观念。比如说在游戏活动时间,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组,给一个讨论问题,由每个小组的每个幼儿轮流说一说对问题的看法。比如,我曾把我们班的孩子分成两组,就所学的“有趣的泡泡”为例,在幼儿操作了解“怎样刷牙”需注意的问题,让幼儿讨论:“如果我们刷牙,应该怎么刷?”有的小朋友回答:“要加更多更多的牙膏。”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要试试才知道。”有的小朋友说:“要上下刷?”在讨论中,幼儿能灵活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同过教师的引导还把知识融入到新的问题中,把学习到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知识。在讨论的同时也让幼儿带着问题,对相关的知识有了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有延升活动的作用。

3、个别讨论。指幼儿三三两两地讨论,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同身边的同伴交流,这种形式能保证每一个幼儿都参与讨沦,锻炼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和协商能力。比如在做游戏的时候,有时幼儿自发的就会区进行个别讨论。

二是要注意讨论自由度问题

在讨论中有时会出现部分不守纪律的幼儿乱说胡说,或者手舞足蹈扰乱秩序,或者以一系列动作干扰其他幼儿的正常发言。对于这种讨论超过了必要的自由度问题,首先,要循循善诱,以巧妙的方法,在既不批评幼儿的情况下,以一系列问题诱导守纪律的幼儿,让幼儿对老师的问题感兴趣,从而会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拓展话题,将趣味性、知识性溶于其中,他们的讨论也就不会太自由了。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讨论的时间,善于引导。幼儿在讨论的时候,开始会按老师的要求去讨论,但不多久,他们就会离开主题,说自己想说的事。这时,教师就要把握好讨论时间,在幼儿讨论激烈的时候善于引导,让幼儿随着教师的问题深入讨论,拉拢幼儿的思维。

再次,要掌握好每个幼儿发言的次数。因为天性的不同,有的幼儿言多好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东西南北的扯上一大堆话,或不着边际,或嘻嘻哈哈。而有的孩子生性胆怯,不敢在大众面前发言,所以对老师提出的讨论话题想说又不敢说。所以,老师要先掌握好孩子的性格,把握好每个孩子的发言时间,多让性格内向的孩子发言。

三、讨论后的归纳

讨论后的归纳,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通过与幼儿讨论进行比较、总结,将幼儿所积累的感性经验加以梳理、帮助幼儿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在讨论中常常从简单问题引入,采取多肯定、多鼓励的方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才能使他们在讨论中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上福娃认识颜色和分类课时,我们让幼儿讨论了福娃的颜色那个最好看,为什么?孩子们兴奋地说了很多。最后,我们归纳了一下,我们说:应该说五个福娃的颜色都是很好看的,因为五个福娃都代表了我们国家,都代表了奥运会。这样给孩子下了一个明确的结论,使得讨论有了最后的结果,让孩子丰富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林旭幼育世纪园
吴丽丽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一休哥  评论于  2011-5-17 12:40:18
内容不错有帮助,感谢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