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  发表于 2011-4-11 16:39:22| 1389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优惠措施一考生减少但推优自荐仍保40%
  今年本市将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录取”招生办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和推荐(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和去年保持一致。
  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原则上其中的二分之一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
  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推荐生招生计划为该专业招生计划的30%;国家级重点中职校自荐生招生计划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
  学生在自荐和推荐中只可选其一。初中学校推荐生人数不得超过符合2011年中招报名条件的本校在籍且在读应届毕业生数的7%,推荐生名额应事先公示。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
   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学生仍须参加2011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市统一划定的“提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方可被正式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志愿自动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程序。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市和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和“优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予以记载,作为各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学年获得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的学生若符合推荐条件,且学生愿意被推荐的,学校应优先推荐。
  优惠措施二中高职扩招给考生更多选择
  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学校等7所中高职院校中首次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首批招生480余名,吸引报名人数7000多人,录取比达15∶1,大大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今年,上海将继续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计划招收1000名学生,比2010年招生数量增加两倍。目前第二批试点学校和专业正在申报考核中。
  “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下,所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经过5年学习,可获高职文凭。不仅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学校在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最大的亮点。学校老师将“吃透”中高职教材,并编写校本教材,为学生更科学、合理地编排、衔接好中高职的全部课程。此外,学校将加强学生的实训课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入学伊始就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个职业,同时也将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
  贯通培养的学生原则上不分流,但允许试点学校在学生学完一年课程后进行甄别,对不适合继续学习或不愿意继续在同一专业学习的学生,可转入中等职业学校相近专业学习。对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
  优惠措施三取消择校志愿可节约教育开支
  “控江中学、控江中学择校、杨高中学、杨高中学择校……”记者采访发现,往年,很多考生在填报高中志愿时,都不得不填报“择校”志愿,为自己系上一条“保险带”。原来,考生即便达到控江中学、杨高中学等名校的录取线,因为同分考生较多,仍可能未必录取。近年来,由于本市中考试卷难度下降,导致中考同分考生增多。同一个分数的考生可能达到二三十人,这给中招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很多区县招办不得不制定“同分比较”办法,考生即便达到某名牌高中的分数线,同分考生多而录取计划有限,不得不比较考生的各科考试成绩。很多被“择校”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得不交纳一两万的择校费。
 “本市中招取消‘择校’志愿,原本‘择校’志愿的招生计划纳入正常录取计划,对广大考生来说,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还可以节约一笔一两万的择校费。”记者从市教委获悉,近几年,本市参加中考的考生持续减少,本市高中学校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充足。为节约考生家庭的教育开支,2009年,市教委直属的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五所名校,以及静安区全区率先在全市取消择校志愿;
      2010年,徐汇、黄浦等区也相继取消高中择校制;今年,本市15个区县取消高中“择校”志愿,只有三个偏远郊县表示需要过渡一年。而今年继续按规定招收择校生的区县,各学校择校生计划数不得超过本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5%。2012年,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将不再招收择校生。
  优惠措施四“名额分配”扩大惠及郊区薄弱初中
  名额分配是指将优质高中的部分名额,按所在区域初中学校的学生数,平均分配到这些初中学校。今年,本市将扩大中招“名额分配”的招生计划达到历年新高。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本市招生计划由去年的15%扩大至学校招生计划的18%,其中5%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
  “原来一些薄弱初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可能也考不上优质高中,很多家长因此选择其他初中。实行名额分配后,无论学校实力如何,均能分配到进优质高中的名额。”杨浦区招办主任王忠明介绍道,近3年来,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从10%、12%,逐年提高到15%,今年又进一步提高到18%。优质高中名额大规模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可以惠及更多偏于郊县、薄弱初中,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初中择校热,还可以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