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甜  发表于 2011-7-19 11:49:53| 1690 次查看 | 1 条回复
闵行星辰幼儿园与家长一起探讨幼小衔接相关问题:
一  面对幼小衔接中的种种问题,家长既要予以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焦虑。建议您:
一)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当您在关心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分的同时,也请关注一下自己的言语与态度。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收骨头了”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象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二)  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三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你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让孩子自己起床、吃饭、整理物品等。学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三)  .面对问题,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您应耐心倾听他的述说,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你做得不错,但如果-----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总之,你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如:“你为什么每件事都做不好呢?”“你真是不争气”等等。

二  我们可以着重于幼儿学习兴趣、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夯实基础。
一)加强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1。幼儿园每周邀请一次小学生来园开展活动,“哥哥姐姐做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的写字、看书姿势等。家长可以请邻居的哥哥姐姐说说小学上课的情况。
2。幼儿每天来园坚持做值日生,坚持完成任务,在离园前让幼儿说说完成任务的情况。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家长在家也可让孩子做些小事情,如扫地、擦桌子等。
3。养成“每天记一记”的好习惯,在离园前,利用十分钟回忆一天发生的事或感受,培养孩子提炼记忆问题的能力。家长可以让孩子说说幼儿园每天发生的事,锻炼记忆和表达的能力。
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自我安排规则:从一天、一周等进行规划。
2.自我管理:建立争星手册,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家长在家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
3.规则意识:在一日生活中让孩子了解规则,自己制定规则约束自己,从而形成从表象的认识,到实质的理解吸收,做到行为内化,形成习惯。
三)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开展“我是小主人的活动”,让孩子自己整理好物品。如蜡笔、铅笔盒、小书包等,认真地做值日生,整理和保管班级的物品。在家可以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抽屉,养成物归原处的能力。
2. 提高孩子生活能力、自我服务意识(养成喝水习惯、使用餐巾纸等)家长也可以注意这些习惯的培养。
3.  建立志愿者服务日,轮流到弟弟妹妹班级,帮助穿脱衣服体验服务的快乐。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引导孩子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三   在作息时间安排上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1..小学与幼儿园在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有比较大的不同。小学生每天8点左右入校。我们有的孩子要到8:30分才来园,还有的甚至更晚。为逐步适应小学生活,我们要求孩子5月份8:15分前来园,6月份开始8.00到园,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为适应小学做准备
2.适当调整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增加学习活动时间比例,如缩短午睡时间,下午2:00起床,增加一节学习活动内容。

四  在活动安排上做相应的改变
.1 我们在4月份已经将入学准备的内容有机地穿插在区域游戏中。如卷铅笔、整理铅笔盒、熟悉课程表等。
2.老师也要向幼儿介绍小学的特点和要求,并带幼儿参观小学,我们也会请幼儿每天带书包来园,并根据老师设计的课程表带相关的书,模拟做小学生,老师也会每天布置简单的作业,如折纸、绘画、念儿歌、讲故事等完成后第二天放入书包带来。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小甜甜  评论于  2011-7-19 11:51:19
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1。孩子是否对入学充满期待和向往?

2。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3。孩子是否会自己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

4。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5。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6。孩子是否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