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峰家长  发表于 2011-5-17 11:46:31| 1805 次查看 | 3 条回复
这里收集任何和儿科有关的各种中医疗法,包括药方、按摩、推拿、针灸,各位有何良方均可在下面跟帖,只有一个要求,方法应该是适用于小儿的。
朱毅峰家长  评论于  2011-5-17 11:47:03

1、健脾法

处方:补脾、摩腹各5分钟,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①补脾:脾穴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自指尖推至指根为补脾。

②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拢,按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

③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处。以拇指指腹揉之。

④捏脊:患儿俯卧,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捏紧脊柱皮肤,边捏拿边向前推进,自长强穴损坏至大椎穴为1遍,每次3~5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2、保肺法

处方: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

【操作方法】

①清肺:肺穴在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肺。

②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亦称平肝。

③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二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可歪斜。

3、安神法

处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摩两手十指面2分钟。

【操作方法】

揉摩两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儿十指指腹面,按顺时针方向揉之。然后将儿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轻而有节奏地叩拍督脉,自大椎向下经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4、益智法

处方:揉二马30分钟至1小时。

【操作方法】

二马穴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揉二马是将患儿小指屈曲于掌心,医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

以下情况不能按摩: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8.小儿体质嫩弱,5岁以下的,除四肢、腹、背可轻按摩外,其他部位均忌重按或拧、拿。

朱毅峰家长  评论于  2011-5-17 11:47:43

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摩,使之发热,然后迅速推擦小儿面颊20~30次,注意用力应轻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适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钟,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1分钟,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施毕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嘱小儿仰卧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3分钟,摩腹3分钟;然后改为坐位,施搓摩胁肋2分钟;最后取俯卧位,在小儿背腰部捏脊3~5遍,重点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1分钟。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一般在空腹时施术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朱毅峰家长  评论于  2011-5-17 11:48:32

宝宝居家常用小中药


小宝宝难免会生病,家中为宝宝备一些常用小中药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防病,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当然,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贻误病情。

1、小儿咽扁冲剂

当宝宝发热,并口舌生疮、咳嗽痰黄,伴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时,表明身体有肺胃实热,可服用小儿咽扁冲剂。

包装:每袋为8g

用法:

1-2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5岁每次服用4g,每天3次

6-14岁每次服用8g,每天2-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2、小儿感冒冲剂

当宝宝受了风热,引起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痰粘痰多,或流行性感冒时,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包装:每袋为12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6g,每天2次

3岁每次服用6-12g,每天2次

4-7岁每次服用12-18g,每天2次

8-14每次服用24g,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3、清宣止咳颗粒

当宝宝发热、并伴咳嗽、痰白而稀、鼻塞流清涕时,可服用清宣止咳颗粒。

包装:每袋10g

用法:

1-3岁每次服用半包,每日3次

4-6岁每次服用3/4包,每日3次

7-14岁每次服用1包,每日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4、一捻金胶囊

当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时,可服用一捻金胶囊。

包装:每粒0.3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天1-2次

1-3岁每次服用2粒,每天1-2次

4-6岁每次服用3粒,每天1-2次

小提示:要用白水送服,或溶解于牛奶、果汁内服用。

5、珠珀猴枣散

当宝宝发热、咳嗽并有痰鸣,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或烦躁易惊、夜寐不安时,可服用珠珀猴枣散。

包装:每瓶0.3g

用法:

100天以内的宝宝每次服用1/3瓶,每日2-3次

1岁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日2-3次

1-4岁每次服用1瓶,每日2-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每日2-3次

小提示:平时每周服用1-2次,可保平安,这种药也可溶解于牛奶、果汁、稀饭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