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梅  发表于 2014-4-6 11:00:05| 4910 次查看 | 4 条回复

对于仙外,坊间传言纷纷,大多家长感觉,仙外是个通向南外的捷径,是个点石成金的地方。不论是一年级招生,人头攒动的场面,还是5、6年级各路传统名校的学子打破头挤进来,似乎又在一次次证实着那些不知源头的传言,也一次次地刺激着家长的神经。

仙外是南外的嫡系学校,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延续了(甚至是提倡)南外的教育模式,校内学业轻松、活动多、全封闭、孩子相处时间长,相对单纯,比较快乐。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福祸相依。在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孩子真的能快乐吗?

其实,仙外就是中国教育产业化下的一个怪胎,一方面,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不负责地不断扩大一年级招生人数,另一方面,每年在高年级招收传统名校的尖子生,单独编班,配备名师,一番死楸后,仙外以这些尖子生考进南外的辉煌,掩盖了“土著班”的黯然。

今天,应一些想插班仙外家长的邀请,来回答下家长关心的仙外问题,希望能拂去仙外头上莫名的光环,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 英语教学。

仙外的英语教学,是最受家长推崇的地方。这个要分开来看。

1、无疑,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配备外教,每周一节外教课,英语小课教学,每学期有英语节等等,听起来很美。但仙外的外语,是实用英语,强调听、说、表现,弱化中国传统英语教学的语法、音标、单词等。很多孩子,可以和外教对话(简单的生活口语,非讨论),表演英语小话剧(儿童剧),但书面考试时,经常因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动词不加“s”而扣分,也有很多孩子,天天嘴边讲的单词,一写就错。以前,大部分中国人是“哑巴英语”,书面读写没有问题,却不敢说,听不懂,这样的英语被诟病了很多年,现在却矫枉过正,似乎会说(叽叽喳喳地说,不一定语法对,不一定发音准,也不一定词语恰当)会听(连蒙带猜),英语就OK 了,但别忘了,中国升学的现实是,书面仍然占主导地位。如果仅仅靠仙外的模式,家长不楸新概念等系统教材,基础是很不扎实的。

2、每年,仙外会在6年级设立提高班(今年5年级已提前开始),选拔数学和英语比较好的孩子,单独培训,每周三次。6下开学伊始,全年级分层次教学,日常课全部打乱,专楸冲外题,每周模考,年级排名。说实话,仙外经过这么多年冲外的教学,确实积累了大量的试题,老师也相当有经验。外面的乐灵等冲外培训,基本是复制了仙外的模式。

所以,可以说,如果孩子在外面,语法、音标、单词等过关的孩子,高年级进入仙外,经过仙外的冲外训练,考南外是没有问题的。相比较而言,仙外“土著”,因为基础不扎实,很难和扩招的孩子比实力。比如去年优录的20个孩子,只有2个是土著班的。


二、 升学问题。

仙外是南外的生源基地,但仙外仍然是大部分孩子进不了南外的(在此不讨论有钱有势的那部分,这部分,不在仙外也能进南外)。那么孩子如何进南外?进不了的孩子去向如何呢?

仙外的孩子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进南外,以今年情况说明:

1、参加全年级的优录考试,按年级成绩排名+学校认定的加分条件,综合排名,取前30名,由仙外推荐给南外后,由南外斟酌后,优录。

考试以全英语试卷,同南外考试形式一样,数学、百科知识、英语阅读理解等,题型多变,涉及面广,但英语数学题,就数学来说,不算难,只要看懂题目,搞过奥数,考过大比拼的,基本都能做出来。

那有家长问,学校认定的加分条件是什么?

好像每年不太一样。今年说的是:

(1)认教育系统举办的比赛证书,最简单的认定方法就是证书上有区级以上(不包括区)教育局的章,一个1分。不认外面培训机构的证书,包括外面传的最牛的书人大比拼等奥数证书。

(2)5、6年级担任学生干部,中队干部加0.5,大队干部1分。

(3)4、5、6年级学校的雏鹰奖。仙外没有三好生、优少之类的评比,但有个雏鹰奖,具体评选条件不知,因为我家从来没当选。好像是1分。

(4)4、5、6年级区级以上“三好生”“优少”等证书,加1分。这点上,仙外土著班因学校从来不评选,严重吃亏。扩招班的很多孩子,在原校都有此证书在手。甚至连“鼓楼之星”的“学习星”都可加分。作为仙外土著,我们很无语。

以上同类只能最多加1分,比如两次“三好”只能加1分,但一次“三好”一次“优少”可加2分。据说今年最高的加了6分。

那么是不是奥数证书真的没用吗?

答案当然不是。只是在推荐阶段没用。但如果进入推荐名单了,就是拼奥数、信息、英语的证书了。

2、学校发放《承诺书》,要求承诺如果考不上南外,留仙外上初中。并收取5000所谓“保位金”,如果不承诺,不允许孩子参加提高班,不提供冲外培训,在学校放鸭子。

所有的孩子(包括已优录的孩子)参加南外摇号。摇上考上,OK,去南外;

3、没摇上,回仙外参加所谓的“5%”考试。这个“5%”并不是大部分家长想的那样多。以去年为例:“5%”=400x5%=20个,但前面优录的20个孩子,有9个摇号没摇上,也参加这个考试,直接占用9个名额,其实其他孩子争取的是11个名额。今年就更残酷了,后面的名额是17个,数量少了不说,因为今年优录考试,有9个孩子推荐了,但没优录,不知道在后面的录取上是否对他们有政策倾斜,如果有,那么没优录的孩子,名额就更少了,根本达不到扩招宣传时的5%。还有一点要说明,前面没优录的孩子,如果通过这个考试进南外的,需要缴纳5.8万。

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南外的仙外学生,大概有七、八十个,其他的孩子呢?

近年来,仙外因为性价比不高,生源很成问题,教学质量一直不高,所有仙外不仅在外面拉生源,而且想尽办法留仙外生源。鉴于在仙外参加南外报名前,都要承诺如果去不了南外,就去仙外初中,仙外初中将是仙外小学的主要去向之一。

但如果孩子去不了南外,又不想上仙外,那就杯具了。孩子和家长都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三、 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与父母的关系。

近一年来,媒体不断报道的学生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主流意见都在抨击学校的应试教育,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但我个人认为,其实压力是每个人都要承担的,锻炼这种能力也是成长的必须,使这些孩子离开世界的,也许并不是学业的压力,而是周围的师长对分数的关注超过了对他本人的关心。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励志的名言,教育我们学习是个磨砺的过程,所谓快乐学习不是无压力、没任务的学习,而是在不同的学科里,学习不同的知识,培养不同的能力,比如在语文课中寻找心灵慰籍,在数学课中锻炼思维,在英语课中了解别样文化,在体育课中强壮体魄,在音乐、美术课里寻找美……经历后的孩子,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必然快乐。当然我也知道,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大背景下,这些想靠学校来实现,往往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那么孩子在面临学校的种种不如意,包括学业、人际关系、自身弱点甚至小小的突发事件,如何保持心理平衡,正确对待,才是家长真正需要关心的,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及时引导,梳理情绪,增强亲情,才能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仙外作为低年龄段住宿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医生,但我想父母的角色不可替代。特别是一些6年级进入仙外的孩子,一方面要离开父母,适应和新同学朝夕相处的生活,另一方面还有接受升学的压力,特别是冲着考南外进来的孩子,我想大部分是知道父母的期望的。如果这些孩子在班上排名10名之后,估计压力会很大。

所以,家长应该多接送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反对一味机械地教育,无谓增大孩子压力。同时女孩子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朋友,看的书,6年级的女生普遍喜欢阅读言情小说,每个班都有早恋现象。

这些工作要早做,否则一旦发生了,父母再来干涉,很容易造成对立。


四、 孩子的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

这个话题有点大,也比较空,不太好论述。但我觉得这是人格成长很重要的方面,受环境影响很大,家长可以通过小事来观察。

比如:

1、仙外的厕所很脏;

2、仙外有很多有权有势的家长,而且可以说孩子很跋扈,老师甚至校长都对其很客气。

3、学校有些事的处理方法欠妥,如:发放根本不需要的礼服,发放前,跟孩子说是不收钱的,后又让家长交钱,而且蛮贵的。

4、食堂浪费严重,整盘菜被倒掉。

5、仙外被媒体公开称为“贵族学校”。

这些,都对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不利。

对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儿童,如何认定自己在班级、在同学、在老师中定位,是个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积极引导的。

如果孩子够强,家里有人楸,不如高年级转入“拉力琅”等传统名校,自己楸还是比较靠谱的。

如果孩子强,家里没人楸,培养好自觉性,去仙外也不错,起码冲外题不用外面楸了。

如果孩子一般,不如在普通学校里,便于沟通,培养良好的品格,再选择个适合的初中,怎么都比被迫留仙外初中好。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1u49v13v  评论于  2014-4-6 11:11:20
看贴回帖是美德
ofmcn  评论于  2014-4-6 11:15:33
瞅瞅看咯
爱心无价oO  评论于  2014-4-6 11:56:45
分享的真好,谢谢~~
小宝门门都考了100分~~~喂,醒醒,枕头湿了!!!
福梅  评论于  2014-5-3 15:17:58
爱心无价oO 发表于 2014-4-6 11:56
分享的真好,谢谢~~

我也是借用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