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  发表于 2011-5-13 10:19:13| 1629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二期课改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伴随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强调划一标准化走向弹性化,更加突出了教师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许多教师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为了进一步加快二期课改的进程,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特制定以下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培养一支适应二期课改要求的教师队伍,力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转变教育行为,参与教育研究,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力求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初步建立一套与二期课改相配套的对教师、对幼儿、对活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力求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探索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并逐步整理成册,形成书面材料。   
          二、实施措施:
          1、营造课改的良好氛围,加强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
          2、重视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工作真正落实实处。
          3、组织研讨,定期交流,及时发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课改顺利进行。
          4、建立与二期课改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工作进程及实施要点:
          本次实施分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05年9月~2006年1月)
           1、营造一种氛围
           在二期课改实施中,要注重唤起教师的群体互助意识,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一种携手共进的氛围,让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经常交流、同获发展。
           2、强化两项抓手
        (1)强化整体培训。整体性的园本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一个统一的梳理、汇集与提升。我们在起步阶段预设的园本培训有:解读新教材、走进新教材专题、教师教育行为转变的研讨专题、组织形式的专题、关于创新教师与创新教育的专题等等。
        (2)强化个体实践。在强调整体培训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个性化操作。要求教师始终以班级的特点和孩子的实际作为为依据,形成以班级为本的适宜性教育教学。本学期开始,我们要求各班必须提炼、整理至少两个班级化的主题活动,督促教师积极地进行自我的探索与实践。
        (二)、专业成长阶段(2006年1月~2007年6月)
          1、骨干引领,提升整体水平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一支得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设法为她们“充电”、“铺路搭桥”,让她们迅速成长。采用“推出去”的方法,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参与各种基本功竞赛、评优活动、论文评选等,树立“名牌”效应,让骨干教师创出个人教学风格、特色,并将自己的经验辐射给其他教师。
         2、重视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构建园本教材。
        进一步确立大教育观,整合各类资源。以“绿色共同体”为契机,学习、借鉴姐妹园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利用邻近中小学开展的“鸟文化”研究的资源和我们所处的独特的地理资源,积极开展环保、识鸟、爱鸟、护鸟等教育,又以崇明大开发、陈家镇大开发为契机,把课堂融入自然、社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积极构建园本化课程。
        3、新教材园本化实施与环境创设有机整合。
      “幼儿园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是我园的课题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进一步创设适宜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积极创造有利于孩子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和条件,让环境成为我园新教材园本化的一条辅助途径,并进一步从幼儿园小环境走向大自然、大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从而构建有价值的案例、经验论文,并大力推广研究成果。
       4、加深对幼儿“六个一”活动的研究,进一步形成班级特色。
      “六个一”活动是指每天让幼儿“唱一首喜欢的歌”、“开展一个智语心声”“欣赏一段好听的音乐”“跳一个喜欢的舞蹈”“问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画一幅喜欢的画”。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我们准备对以往开展的情况作反思和研讨,另外,我们还将采用科研的手段来提升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我们将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孩子的实际,形成班级子课题,用新的理念和要求开展活动,重视孩子多种表征方式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发展并形成班级特色。我们还准备对“小档案”进行第四次改版,准备通过科研的手段提高“小档案”的质量,组织教师继续深入学习“纲要”“指南”精神和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建立新的更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最大程度地发挥“小档案”的作用。
         (四)、反思、推广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
           1、在交流、反思中成长。通过对前一阶段的学习与研究,认真总结经验,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经验论文,争取在各类杂志上发表,并以各种交流活动、公开教学、案例评选、成长感悟等等,相互交流自己在课改中的体会和经验,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经验交流的同时,开展反思性研讨活动,由教师向主讲者提出质疑,相互思辨,共同成长。
            2、在推广中成长。对园本课程进行验证和修改,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试用新课程教学评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完善幼儿素质发展评估办法,进一步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深入开展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课题研究。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以园长为课改组组长,业务园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为课改组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园课改工作进行宏观地领导和总体部署,检查督促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为课改工作提高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具体组织课改方案的实施;总结推广课改优秀成果;组织并召开课改工作会议和例会;制定有关课改制度;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的具体工作,保证二期课改的实施真正落实。
          2、师资保障:注重青年骨干的培养;建立师徒带教式、分层指导式、阶梯培养式的青年骨干的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各学期定期对教师进行进集中培训,同时请专家来园指导,以促进教师不断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能力。
        3、制度保障:
      (1)、以科研引路,以科研带教改,在理性的思考下,更有效地开展教改实践,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改实践进行课题研究。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确立主课题,并由教师确立一批子课题,边实践边研究。
      (2)教学研究制度   完善教研组教学研究制度,对二期课改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组织专题研究活动,通过报告会、交流会、观摩会、师范课、论坛等形式推动二期课改的实施。
        每学期组织二期课改的优秀教案、课件、教学论文评选。
        倡导随时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坚持每学期两次全园性二期课改的专题研究活动。
       (3)、检查评价制度
         建立二期课改的实施情况交流汇报制度,领导小组检查评价制度,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组织几项评选:献计献策奖、主题活动实施奖、乐意奉献奖、大胆创意奖等。



电话:021-59404187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北陈公路1433号 邮政编码:202162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风清云淡D  评论于  2012-5-8 15:19:12
盖个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