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em  发表于 2012-1-8 20:03:59| 4080 次查看 | 5 条回复

对于咱们高中理科生,甚至可以说整个高中生来说,物理相对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目,它不仅仅难,而且在高考中,分值也相对很高,随意真是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可能我们在选科的时候在文科与理科中徘徊,但因为物理,我们被迫选择了文科,对于高中来说,物理确实是很重要也十分难的一科,但我们不能说因为难就逃避它,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要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可都是咱们人类发明的,再怎么难,也是在人类的智商范畴内,嘿嘿!!!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物理的解题方法吧!!!


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

分析法,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

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

=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

=0(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三个力必共点。

②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一)、受力分析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5、物体或结点:

6、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

①受力平衡时

②受力不平衡时   

7、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

8、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骤:

1、判断物体的个数并作图:①重力;②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③场力(电场力、磁场力)

2、判断力的方向:

①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去判;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

a由牛顿第三定律去判;

b由牛顿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必受力)。


二、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

(1)审题。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sany  评论于  2012-1-15 14:45:09
不错。。。转了。。。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harry  评论于  2012-1-16 18:42:21
有了这个解题就好多了。。。。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今夜你在哪  评论于  2012-1-20 11:17:07
多的应该是理论加实践。。。。。
彬帮莉  评论于  2012-6-27 16:45:01
我要攒钱
笑笑7117  评论于  2012-6-27 16:45:01
快乐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