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xuanyu  发表于 2011-9-2 15:18:51| 1557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一谈起美国人花钱,好像节省都与他们无缘。超级大国,汽油尽情消耗,疯狂购物。感觉他们或是花钱如流水的财神爷,或是靠工薪和信用卡借贷过日子的打工族,很少能想到没收入的底层人士。这世界是否公平,很难说得清楚。“这世界有的人一无所有,有的人却得到太多”确实是真的。


攒旧货的帕缇

“I love Chinese food”,每次一听到帕缇说这句话,我们在厨房里,总会尽力多炒几个小菜出来。其实,帕缇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是简单的鸡蛋炒西红柿,就能把她香得合不拢嘴。在我们家聚餐几次,我发现,帕缇真是个很节省的人,就连一次性使用的刀叉她都舍不得扔掉。但帕缇人很友善,也很懂咱们中国人的世故人情。比如,每次轮到我们家请她吃饭时,她总会带上些她保留多年的旧宝贝。像一些旧的婴儿衣服和至少有二十年的儿童小推车,她会主动借给我们暂用。帕缇还会特别嘱咐我们,用完以后,这些东西还要还给她。当时,我就挺纳闷的,这些破宝贝,在我们看来几乎就是垃圾,美国人怎么连这种东西还要送人呢?像帕缇这种美国人,怎么过得还不如我们这些穷留学生呢?

加热整个城市?

记得那时,我们的水电气消费全都包括在房租里。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冬天寒冷季节时,我们每家每户都铆足了劲儿,把加热器开到最大量。那时候,第二天早晨起来时,我们经常是热得口干舌燥,就像身处没有空调的夏天一样。实在太热时,大家索性把大门打开,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降温。现在想想,这种烧法,长期下去,谁能受得了啊。难怪,这位老房东三番五次地让我们节约使用水电气。但十几号中国留学生,想统一步调,还是挺不易的。尤其是南方来的室友们,特别喜欢夏季般的室温。最后,大家还是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老房东站在房子的入口处,无可奈何地对着我们大声喊道:“你们想加热整个城市吗?”房东的这句话,几乎在瞬间便唤醒了我们这群二十几岁的留学生们。当时,我们考虑的不仅是节约能源人人有责,更想到了寡居的老房东确实也挺不易的。从那以后,我们全都乖乖地把加热器调到了适当的水平,房东账单上的花销也明显下降。

美国的雷锋

每年的春夏季节,我们小区经常会有车库大甩卖(GARALE SALE)。这种卖法,通常都是在周六七点钟时就开始了。我们住在这里几年来,我发现,逛车库大甩卖的大多数人都是老美。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有的人就开着大货车急忙赶来了。有些人,专门买婴儿和成人的家具。一笔买卖成交后,他们掩饰不住的那份喜悦,让人觉得他们就像刚刚做成了一桩大买卖一样。记得有一次车库大甩卖时,有一位美国老奶奶,看上了一件小女孩的旧衣裙。她爱不释手,对一同来逛的另一位老奶奶说:“这件裙子给我孙女买了,肯定特别合适。”看着老奶奶的衣着打扮,应该是位很有地位和气质的老人,她肯定不会属于美国穷人这一类。我很纳闷,这旧东西怎么能送人呢,给自己的孙女送一件旧衣服,还不如不送呢,这奶奶是不是有点儿抠门啊。我有一位女友,嫁了位老美做丈夫。一日,我与她闲聊时,她谈起了自己的老公:“他比我还节约哪。家具能用旧的就不买新的。有时候他还到垃圾桶里寻宝,可他对朋友还是很大方的,有时候,我觉得他有些像咱中国的雷锋啊。”哈,女友的老公上大学时主修的是中国文学,说他像雷锋,可能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

不缺银子也节俭

有些美国人节俭度日,是生活所迫。但有一些老美,看上去不是缺银子的主,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很仔细。

比如,我们家的邻居,他们除了居住的这栋大房子,还在湖边置下一间临湖的别墅和一艘价格不菲的游艇,但他们居家过日真是特别节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们家唯一的女儿,经常会穿二手货的名牌服装。而在添置衣服的季节,他们通常只会在商店减价时购买。他们的旧衣服,或是卖给旧衣服店,或是在车库大甩卖上低价出售。用一句广告用语来说,那就是每块美元都在努力地为他们效劳啊。

隆隆  评论于  2011-9-2 15:32:09
美国人不缺钱也节简的生活态度还是蛮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