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nair_hl  发表于 2011-8-16 12:23:27| 1581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finnair_hl 于 2011-8-16 12:23 编辑

美丽安静的校园

一进大门,你可以立即感觉到一种大气,不是高大的建筑,也不是宽阔的操场,而是这儿的国际化。那显眼的国际部大楼,随处可见的外国留学生,与国际同步的教材和授课,学生们自主自立的生活习惯,都能让人感慨万分。你可以感觉到这片校园是那么的柔媚和细致,路边细碎而烂漫的各色小花小草,充满情趣的彩色告示牌,还有操场边蓝色琉璃顶长廊,在阳光下显得跳跃不定,反射着一块一块的蓝斑,顿时让人觉得莫名的舒爽。

上外附中的历史非常悠久。昨天,我们参观了校史室,看见了许多学校骄子的故事,心想:我们学校真有福气,有这样的“兄弟学校”。确实啊!上外人才辈出,比如说,邓小平爷爷的贴身翻译好几个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好多优秀毕业生都考进了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这样光荣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   

上外附中的校园十分安静。当我刚刚触接到它时,它静悄悄的,虽然有一千多个学生在这里学习,但是还是很安静,一股浓浓的学习气氛顿时让我的言行举止变得文雅起来。 

一走进上外附中,干净的地面,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宽敞明亮的教室,让人觉得浑身上下焕然一新。上外附中是美丽的,每个学生都衣着整齐,穿着雪白的校服,再加上迎风摇曳、枝繁叶茂的大树做陪衬更是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过上外附中的食堂门口,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海报。从远处看去,花花绿绿的,十分吸引人。这些海报都是为各班同学或节目宣传用的,几平米大的食堂门口就这样成了他们的宣传阵地,因此也吸引一批又一批来食堂用餐的同学驻足观看。

老师和学生们互相合作,在这里创造了“阳光学校”,带给我们快乐,也许这就是“熟悉的陌生人”(会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在这里短短的几天生活,让我们对上外附中的学生另眼相看,他们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创新,更有新的辉煌。让我觉得这里是新颖、阳光、朝气的。独特的内容,丰富的生活……构成了轻松愉快的主题,让我也乐在其中!


热情亲切的老师

第二天中午,同学们排着队走向食堂,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大家都光顾着自己在那儿享受美食,却不曾注意到,刚刚为自己端茶递水的那几个人,就是上外附中的重要级人物——校长、副校长、书记……这种“豪华”的服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上外附中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热情。

这个学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但环境美,而且人也很“美”。星期一,崔校长和同学们都很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有些同学不习惯吃住,校长则对我们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校领导怕我们不习惯这里的上课时间,特意把我们的午餐时间提前到十一点,晚饭提前到了五点。还有在观摩活动时,把我们的座位安排在了一、二两排。看到我们的课程表,又给我们安排了音乐、体育、美术这些课程。   

虽然我只上过他们的音乐课、美术课与体育课,但就是这几堂课,也能体会出这些老师的特点。他们除了上课堂的基本知识外,还会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比如,美术课会联系到数学知识,看来每一个科目都是有联系的。当然,这些特点台外的老师也有。另外,上海的老师与校长对我们十分热情,操场让出一部分给我们参加星期一的升旗仪式。看“民族魂”活动时特意把我们安排在前几排,使我们能够看得更清楚。

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上外附中的老师给我们台外的学生上美术课。这位老师上课与其他老师不同,他不会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今天画什么、学什么,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造。老师先示范画了2种,让我们对比有什么不同特性……由于老师的引导,我很快就掌握了画画的技巧,并且还丰富了我的美术知识。


多才多艺的同学

“我们的经典”是上外附中同学们的演艺展示,他们通过自行改编、创作,上演了许多经典影视作品,有:《新上海滩》、《四月芳菲》、《白毛女》、《野草重生》等。这些节目的电脑操作、动作、道具、服装老师可是一点也没有插手,可谓是自导自演。通常一个节目更像是“全班总动员”,搬道具的搬道具,助威的助威,忙得不亦乐乎。

在我心中刻下深深印象的,不是他们多种多样的校服,也不是那儿的外国师生和食堂的饭菜、宿舍的环境,而是……来上海次日下午我们就去观看上外附中的“民族魂”活动。当我经过大礼堂前的一间间教室,看到里面只有忙碌的学生演员,到了大礼堂内,也只有穿着演出服走动的学生演员、学生摄像师,而始终没瞧见一个老师,使我心中起了一层薄薄的雾,琢磨不透。后来当我知道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演出节目都是学生自编自导的,甚至场上的灯光、背景播放也没有老师插手!我当时几乎跳了起来,瞪圆的眼睛里充满了惊讶……   

在这么一个优秀的学校中,你认为这里的学生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吗?不是的,他们除了认真学习,还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参加了学校里的许多社团活动。上外附中的学生,知道的不止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知道二战,知道赛车,知道核武器……课间总会无意听到他在谈论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他们还学习好几种语言:英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这么多的语言,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多么困难,可他们却办到了。这又一次证明,他们是多么优秀啊!  

音乐课上,当我们来到音乐教室,刚坐下来,身后的上海同学让我感到很陌生,可当老师让他们鼓掌欢迎时,他们的掌声是那样的热烈,我和他们的距离感一下子没有了。更可贵的是,一下课,有一个女同学过来与我们攀谈,对于素不相识的我们,她们是多么大方!多么好客!

上外附中的学生不仅会读书,他们的管理能力也很强。他们出席各种活动,学校尽心尽力地培养他们。有一些重要会议,学生也可以出席,提意见。这样无形中养成了他们管理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校园、社会的一分子,就要为这个大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昨天中午吃饭回来的路上,一位上海的同学不小心碰了我,他的手里拿着书,好像要去上课,显得很匆忙。可事情反而跟我想的恰恰恰相反,他停下匆忙的脚步,转回来问我:“没关系吧?对不起!”。直到我说了一声:“没关系”,他才走进教室。这就是他们文明的表现。

有一天晚上我们看演出,台上附中学生精彩的表演使得观众一直鼓掌。突然,我的目光落在了前一排的位置上,一个小同学把脚伸在外面挡住了一位要过去的大哥哥,可大哥哥还是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同学,你的脚能放进去一点吗?我想过去一下。”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将脚缩了回去。而那位大哥哥却紧接着说:“谢谢你,谢谢你!”一连说了很多个谢谢之后,他才边弯下腰,边点头,走了过去。你想,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对小同学这么有礼貌,这可是少见的呀!